第一百零二章(第6/10頁)

正始帝“已經不疼了。”

他敷衍地說道,但雙目還在看著莫驚春,不知在想些什麽。

片刻後,帝王說道“夫子,對於大皇子,你是怎麽看的?”

正始帝驀然問起的這個問題,微妙而突兀。

莫驚春沉吟了片刻,“大皇子過分聰慧,小小年紀就已經表現不凡,而且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未必能夠蒙騙了去。或許多智,但仍良善,一報還一報,亦是爽快。若是陛下有意讓大皇子……他合該是不錯的人選。”

大皇子那一日在勸說莫驚春的時候,都不曾表露過自己的看法。

這對五六歲的他來說,何其難得。

所以莫驚春這話,其實也看得出來他的偏向。

正始帝淡淡說道“寡人說過的話,不會更改。”

莫驚春無奈笑了笑。

“陛下,盡管桃娘和大皇子或許是不錯的朋友,但是未來如何,尚說不定呢。”

莫驚春肯定不可能讓桃娘陷入盲婚啞嫁的境地。

盡管正始帝的心中另有算計,可若是桃娘不願,莫驚春定然不許。

正始帝淡定地說道“正如夫子所說,這還有得看頭呢,未來如何,尚說不定。”

莫驚春微蹙眉頭,沉吟了片刻,忽而說道“陛下突然問起大皇子,難道是懷疑,此事和焦氏本家有關?”

“不,不是焦氏。”正始帝搖了搖頭,“焦連安此人還算不錯,他和焦氏本家的往來過密,是在寡人的授意下的。”

莫驚春了然。

如此說來,焦氏本家的態度,正始帝也看在眼裏。

那就是其他的世家?

莫驚春揉了揉眉間的位置,低聲說道“最近審問出來的東西,大多有些零碎,他們頗有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做派。唯獨曹劉倒是個不錯的切入口,但他知道的東西也不是很多。不過從這些拼湊的內容來看,大抵可以推斷出他們的計謀。”

正如任務十三在觸及陛下重傷瀕死時會失敗,譚慶山雖然是奔著圍獵莫驚春去的,可實際上,不也是為了刺激正始帝嗎?

他們想殺莫驚春,乃是覺得無法朝陛下動手。

可他們要殺莫驚春,目的不也正正是為了正始帝嗎?

所以殊途同歸,都是同一個目的。

倘若按著他們原有的計劃,便是在譚慶山鬧出一場亂事,佯裝成一夥流竄到譚慶山的匪徒鬧出來的大亂子!

首要的目的便是要擊殺了莫驚春。

而後再是其他的百姓和權貴,鬧得越大越好,那劍指莫驚春的目的性便會逐漸降低。

關聯越少,想要覺察到幕後黑手的可能性就越低。

如果這兩年陛下透露出來的莫驚春的重要性和藥引的存在是真的話,那莫驚春的死亡就意味著正始帝失去了最重要的穩定劑,等到正始帝逐漸顯露出瘋狂之態時,不管是朝中的內務還是對戰事的把握都會迅速下降。

從此中,能插手的事情,就實在太多了。

如果陛下真的發瘋,不管是明春叛軍,還是世家集合起來的勢力,都可以舉起清君側的大旗。

甭管正始帝的身旁到底有沒有值得清君側的人,這不過是一個借口。

而後……

莫驚春閉了閉眼,焦家,焦世聰,曹劉……大皇子。

到底是挾持年幼的大皇子而令天下,還是迎接一個年輕力壯、野心勃勃的明春王入宮呢?

想必,他們心中早有計較。

如果讓明春王入住長樂宮的話,對於世家權貴來說,不過是再換了一個天,那到底有什麽用?

要不,就索性自己為王?

可這是不可能的。

世家之首為焦氏,而焦氏是不可能與他們一道。

而除了焦氏之外,又有哪個世家權貴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名氣?

一旦他們上位,只會徒勞掀起無數的爭奪,而後將一個如日中天的王朝迅速分裂成無數小塊。

他們是想為自己爭取利益,可不是傻子。

那最好走的一步棋,不便是大皇子了嗎?

或許大皇子早就猜到了這點,才會在莫驚春說會擁立他為太子的時候強調重復了“陛下不會允許”的說辭。

莫驚春在心裏輕嘆。

實際上,如果陛下最終真的醒不過來,而必須走上這一步前,莫驚春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等莫驚春離開的時候,正始帝一直還算平和的神色逐漸沉了下來。

“劉昊。”他按著額頭,冷冷說道,“去將許伯衡,薛成……”

他緩緩將那些名字念了出來,“讓他們入宮。”

“喏。”

劉昊還未退出去,看著正始帝有些難看的臉色,低聲說道,“陛下,可要將長樂宮內的人都……”

正始帝閉了閉眼,清楚劉昊在說什麽。

在正始帝昏迷的這些時日,長樂宮又重新變回了之前的模樣,來來往往的內侍可不在少,不過他們多是知道陛下的習慣,一個個走路悄沒聲音,倒是說不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