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6/10頁)

莫驚春的職責並未涉及到兵事,只是在家裏父兄的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是懂得一些。之所以皇帝要帶他過去,便是為了這份根源。

假若京郊大營真的有過異心,佯裝不認皇帝,但是有莫驚春在,此舉確實不能。

他是莫家人。

雖然不一定能調得動,卻也會增添幾分可信。

為何會出現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事情?

除了確實是戰事吃緊,帝王鞭長莫及之外,當然,更是由將軍親手帶出來的士兵,更為聽從這位將軍的緣故。不同人帶出來的兵,便會染著不同人的色彩。

這是必然的事實。

莫驚春在意識到正始帝的謀略後,除了震驚其膽大之外,卻也不經意間有了少許擔憂。

陛下的計謀或許只是依著世事而動,卻未嘗沒有懷疑莫家兩將的可能。

畢竟……

這一年在管的,正也是莫家。

即便莫家忠心耿耿,可是京郊大營出事,那莫飛河和莫廣生豈不也是要吃掛落?莫驚春是無論如何,都只能賭京郊大營不會妄動。

正始帝方才的問話,也不知是否是故意垂問。

公冶啟揚眉,聽著莫驚春的回答,也不知道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半晌,他低低笑了出來,搖著頭說道:“夫子,你先前還嫌過寡人想得太過長遠,可是在夫子心中,不也正是如此嗎?”

莫驚春何嘗不是在猜忌正始帝?

他的臉色平靜,“你可知現在,你的父親正在何處?”

莫驚春微愣,猛地看向帝王。

公冶啟的手指搭在膝蓋上,聲音微冷,“皇宮。”

“咳咳——”

莫飛河沉悶地擺了擺手,將眼前的灰霧掃了開去。在交戰的時候,有宮人不小心打翻了燭台,將宮墻燒灰了一面。大將軍剛剛才命人將其打掃幹凈,滅了火勢,免得再惹起別的風波。

他跨過好幾具屍體,聲音冷靜,“外頭的動靜停下了?”

“是。”

跟在他身邊的卻是柳長寧的副手。

柳長寧則是在最前線,與叛軍交戰。如今外面的動靜停了下來,也不知道是柳長寧全軍覆滅,還是四皇子的叛軍成功得手?

莫飛河搖了搖頭,這兩者都不太可能。

皇帝為了示弱,在宮城內留下的宿衛人數不夠多,雖然足夠精銳,卻只能分布在幾處。如今正有一處是守在皇宮後院,正是拱衛在太後宮外,悉數交給了莫飛河。

莫飛河還記得當時陛下召他到禦書房,提起此事時,心中滿是震驚。

震驚於皇帝居然如此大膽,震驚於皇帝居然如此柔軟。

正始帝道:“這道計劃,唯一的缺陷便在皇城之中,寡人既是誘餌,皇宮也是一處誘餌,若是皇宮被破,太後被俘虜,便會是寡人最大的弱處。”外界傳聞皇帝是如何兇殘,但是那時那刻,莫飛河倒是覺得陛下並不完全是外界傳聞的那般。

“陛下,若是慶華公主,也參與其中呢?”

正始帝淡淡說道:“若是姑母也參與其中,那卻是怕不了了。她是不會讓任何人傷了母後的。”

“大將軍——”

狹窄的宮道外,突然有人飛奔而來,盔甲之上滿是斑駁的血痕,眼底卻是喜悅,“大將軍,大將軍,援軍來了——

“四皇子和五皇子都被援軍所捉,如今柳統領正在外頭點兵清理雜兵!”

莫飛河的眼底猛地爆射出寒光,猛地一步擋在宮門前,“援兵是誰?”

這速度比預料中要來得快。

絕不會是京郊大營。

“乃是慶華公主!”

莫飛河的眼神犀利,他對於慶華公主的到來,並非帶著善意。可是在確認過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確實帶傷,更是被捆綁丟在一旁時,又不得不確認了幾分。

直到他看到在慶華公主的軍中居然步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時,方才恍然大悟。

那人,居然是許伯衡!

慶華公主是一位面容冷峻的女子。

她身披戎裝,騎在馬背上颯颯英姿絲毫不遜男兒。

“莫大將軍既然在此,那便隨本宮一起拿下城防軍。”她淡淡頷首,似乎並不對莫飛河出現在這裏有什麽意見,槍頭拍在馬背上,一夾著馬腹,便掉轉了馬頭,“許閣老便在宮內候著罷。

許伯衡站在宮城外凝視著離開的精兵,雙手交叉行了大禮,久久不起。

城內精兵趕到城門口時,城門之外似乎也發起了進攻的號角。

這還真是湊巧趕到一處去了。

城防本來就是被臨時替換,大部分仍舊是原來的士兵,不過是領頭之人更換罷了。在領頭之人的帶領下,他們茫然不知地固守城門,直到城內走出了莫大將軍,而城外赫然露出了皇帝的容顏。

由此震撼之下,城防軍頓時潰敗不已。

許多被臨時替換上來的將領紛紛被底下的將士誅殺,最後緊閉的城門總算得以打開。從那城門中步出來,一人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