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預知後事

洋人……都是這麽說話的?

在座聽書的有家境不錯的,但就算見過洋人,也沒有交流對話的機會,看見順先生這正經又好笑的樣子難免疑惑。

不過很多洋人女人說話時似乎確實是這種神情,那就聽先生的,當洋人都是這麽說話的吧!

茶樓眾人很快決定到,繼續聽故事。漢口的洋人們則在不知不覺間頭上扣了一口大鍋,直到很久以後才明白過來,為什麽那些原本懼怕他們的華夏人,看著他們都在背後偷偷憋笑。

此時還在根據觀眾反應思考後續故事怎麽編的謝顏更是沒料到,這為了好玩提出的譯制腔,居然成了漢口百姓不再逃避洋人的開端。

艾莎被後媽騙上了去中國的船,後媽的情夫也跟著同行,老仆人雖然擔心艾莎,卻需要看守園子不能陪同,只好千叮萬囑,還給艾莎準備了很多可能用到的小玩意兒,以防萬一。

在船上的時候後媽用了很多方法陷害艾莎,但因為艾莎一直聽從老仆人的囑咐,待在船艙裏哪也不去,到了中國也不隨便出門,因而那些詭計全都落空了。

順先生講的繪聲繪色,將後媽的歹毒狡詐與艾莎的天真可愛展現的淋漓盡致,聽書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隨著故事情節起落,每一次後媽使詭計都要咒罵,艾莎順利脫險再松口氣。

不僅如此,可愛又善良的艾莎在租界還得到了很多貴婦人的喜愛,成為大家的掌上明珠。後媽見狀又氣又恨,明白如果再不快點動手的話,她就要沒有機會了。

於是後媽與情夫商量後,買通了租界教堂的一位神父,讓他宣布魔鬼蠱惑了租界中一個純良的人,上帝即將降下懲罰。而後媽則悄悄給艾莎房間裏藏了死老鼠與黑貓的屍體,又用銀刀劃爛她的手臂,說她已經被魔鬼附體。

被買通的神父將艾莎帶了回去,不久後宣布魔鬼已經蘇醒,他無法驅魔,為了眾人的安全,竟要把艾莎裝進封死的十字架棺材裏,沉入江中!

“魔鬼是什麽玩意兒?那人連鬼都驅不了還好意思當神父?”

“我之前去過一次租界,教堂裏一群穿袍子的人好大的威風,原來都是這種黑心鬼!”

“把七八歲的小丫頭沉江?浸豬籠都不帶這麽狠的啊。”

……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西方國家為了侵略華夏派遣了很多傳教士,這些傳教士一方面做著慈善宣揚教義,一方面暗地裏收集情報攪亂民心,仗著神職人員的身份肆無忌憚。

謝顏在編故事的時候想到這裏,順帶黑了一下他們,就當給漢口百姓提個醒,不要全然信任那些傳教士。

順先生見大家對西洋神父很感興趣,索性停下書,把和謝顏問的那一大堆半真半假的傳教士的事講了一遍,有好有壞,聽的書座們一愣一愣的。

“各位,咱們剛才講到小艾莎被神父裝進了棺材裏,指頭粗的釘子釘了整整二十四個,讓人連夜擡到江邊扔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另一面啊,還有個事得和您各位交代一下。”順先生說完傳教士,意猶未盡拉回主題。

“您各位有在碼頭邊上住的,知道在碼頭上做工的一般有三種,跟著船來回折騰的,在碼頭上卸貨搬東西的,還有住在碼頭上夜裏看貨的。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個看貨老漢,五十多歲,沒兒沒女,可憐見的腿還瘸了一條,靠住在碼頭上給東家看貨吃飯。”

“這老漢叫閆老五,爹娘死的早,日子過的窮苦,好不容易三十多歲才娶了個媳婦,生了個閨女,有天出門幹工,回來卻發現媳婦被洋人給欺負死了,幾歲大的閨女也掐死在邊上,他出門去追洋人想報仇,大冬天的一腳踩進冰窟窿裏,腳裏戳進去一根寸長的鋼針,幸好被過路的船救了上來,一路拉到了漢口城。”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啊各位,老婆沒了,孩子死了,自己也腿廢了,閆老五這輩子就這麽一下子完了。”順先生嘆了口氣,聲音中充滿惋惜與痛恨,“他沒錢回家,回去也沒什麽可幹的,本來想死,又救命之恩未報,索性留在碼頭上幫救他的老板看貨,一分工錢不要,給口飯吃就行。”

“但他心裏那個恨啊,這麽多年就沒消過,他心想,要是給他機會再碰到一個洋人!他一定拼了這條命去弄死他。就當給地下的老婆孩子報了仇,然後一家子團聚。”

“但他哪來的機會呢?他那條腿一裏地的遠路都走不了,洋人也不到搬貨的碼頭上來,所以他只能心裏想著。”

順先生的聲音又歸於平靜,婉婉道來,看過書回目的人卻知道故事馬上就要到達高潮——如果撈上艾莎的是這個閆老五,那麽他到底會不會救艾莎?

“殺妻滅子之仇,怎麽都不可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