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立青之名

淩晨五點,漢口碼頭,作為九省通衢的重要交通樞紐,這裏已經人來人往。

腰上系著粗布汗巾的漢子們喊著號子,將過路商船上的貨物一箱箱卸下,搬運到指定的地方。天色還沒有大亮,熹微的晨光中,汗珠從他們臉上不斷甩落。

何添福大喝一聲,胳膊上的肌肉鼓成小包,爆發力十足地將半人高的箱子扛在肩上,大步朝不遠處的架子車走去。

“添福小心,輕點放。”等在一旁的工友上來搭手,這是這艘船的最後一箱貨物,在下艘到來前,他們可以短暫地休整一會兒。

“放心,這點力氣還是有的。”何添福把箱子放上車板,上下清了清手。

漢口碼頭是如今長江流域貨流量最大的碼頭,無論白天黑夜都有無數商船來往,哪怕是鐵打的漢子也遭不住,因而碼頭上的搬運工人都分為兩班,輪換幹工,何添福分到的是淩晨四點到下午兩點的班,這才有時間每天下午去茶樓門口聽書。

這也是他們的東家溫家人仁義,不苛待手下的工人,難怪能成為漢口大名鼎鼎的船王。何添福一直覺得溫九樓就是當代關老爺,有本事講義氣,更重要的是一點都不怕那些洋人,敢鬧事全部抓起來丟出去,讓他們這些幹工的幹起活來也有底氣。

“添福啊,你給咱們再講講你昨晚說的那個洋人的故事唄。”

一起住的一眾兄弟湊在一塊兒休息,一個人提議道。

何添福喜歡聽書,大家夥都知道,每天閑下來也愛聽他講講今天聽了些什麽,權當娛樂。

昨晚何添福回來後,神神秘秘的說他聽了個和碼頭工人有關的好故事,工人們每天沒什麽其他娛樂,聞言十分好奇,索性呼朋喚友一起來聽他講。

何添福也不藏私,見狀把艾莎的故事又講了一遍。他講故事的水平比起順先生當然是天上地下,還遺漏了很多情節,但耐不住工人們沒聽過這樣的故事,一時竟聽的入了迷,回去後整晚上都想著這事,今早起來又和其他沒聽過的人講。

一傳三,三傳十,不一會兒功夫整個碼頭的人都聽說了這個老船工和西洋小丫頭的故事。

“添福,你說艾莎不會真被閆老五砸死吧?”

“真砸死了也怨不得他吧,要是有人殺了我婆娘……唉,反正洋人都不是好東西。”

“可我還是舍不得小艾莎,我家裏小妹就和她一樣大,原來洋人小孩和咱們自家小孩沒什麽不一樣的。”

“我說你們是不是傻啊,這故事講的就是艾莎的事,順先生想要繼續往下講艾莎就死不了,我倒是想聽聽他接下來怎麽圓。”

“比起順先生,我更想知道那位現者先生到底是誰,怎麽想的居然編了個洋人丫頭和我們船工的事。”

“要不咱們今天下工跟著添福一起去聽聽吧。”

……

遠在芙蓉街的謝顏並不知道碼頭上發生的事,也不知道一群工人商量著下午要來茶樓聽書,他一覺睡到了早上七點多,起床時李泉已經不在身邊了。

這麽遲了?謝顏渾身一激靈,趕緊起床洗漱後來到後堂,柳掌櫃正笑眯眯的撥著算盤。

“掌櫃的,我不小心睡遲了。”謝顏道歉。

“沒事兒,是我讓李泉沒叫你。”柳掌櫃笑呵呵的,“小謝啊,順先生昨晚和我說了,你以後就負責給他說書編故事,工錢不變,另外他還把自己的工錢每月分你五塊大洋。”

順先生接了王絡子的活,每個月月錢是三十塊大洋,分給謝顏五塊的話,謝顏就可以拿到九塊大洋,頂的上外面鋪子裏識文斷字的老賬房了。

“謝謝掌櫃的。”謝顏連忙道謝,他知道,如果不是柳掌櫃允許的話,就算順先生有心他也免不了雜工。

而對於柳掌櫃來說,這事則是個無本的買賣。茶樓本就不缺幹活的夥計,多謝顏一個不多,少謝顏一個不少,讓謝顏專心去給順先生編故事,不但賣了兩個人的好,還不用自己掏錢加工錢,何樂而不為呢?

謝顏見柳掌櫃的站在櫃台後面,手邊放了幾張報紙,有些好奇,多看了一眼。

“是報童剛送來的《新漢報》和《社會報》。”柳掌櫃的察覺他的視線,“我不怎麽看這些,都是給茶樓的客人訂的,小謝看得懂的話先拿去看吧。”

“謝謝掌櫃的。”謝顏聞言走過去,他穿越後還沒怎麽接觸過這個時代的傳媒,此時有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民國時期,報紙幾乎是當時唯一的公共信息平台,承擔了非常多功能,有正經的實事評論,有稀奇古怪的八卦,有訃告聲明,還有小說刊登。

謝顏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些這個時期的報紙資料,它們甚至會刊登某某戲曲名角不愛吃羊肉之類的小道消息,堪稱八卦小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