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隕石”(第2/4頁)

第五倫是故意放這支部隊過來的。

“象陣敗退後,敵軍士氣大落,但仍在苦撐,若丹陽兵冒進覆滅,則其余部曲,必將盡數崩潰!”

他讓人去通知正在撤退的第七彪:“令衛尉退往東三裏處小丘,橫野鄭將軍會接應。”

橫野將軍鄭統乃是魏軍中的猛將,他出身新秦中豬突豨勇,是第五倫嫡系中的嫡系,在龍首渠一戰成名,只可惜僅能將小眾,難以獨當一面,淮北一戰,蓋延冒進被俘,鄭統支援不及要背一點鍋,這五年裏沒有升職,仍為雜號。

今日大戰,鄭統卻不得在前線,反而奉命守衛在大本營附近,看著同僚各顯身手,他急得抓耳撓腮。

如今但見第七彪從河壩處敗退,而丹陽兵緊追不放,鄭統接到第五倫口諭口,立刻興奮起來。

“不過是一枚僥幸過河的小卒子,也想來將軍?”

……

自與第五倫為敵以來,劉秀已經憋屈了十年。

每次與魏國交戰,劉秀先與鄧禹謀於廟堂,千算萬算,可謂殫精竭慮,因為清楚己方國力微弱,處於劣勢,所以就算第五倫再誘惑,劉秀也堅決不打決戰,他寧可失地存人。

可這未能給大漢帶來希望,疆域一點點被蠶食,愛將一個接一個陣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夢想越來越渺茫,到最後只有劉秀自己信了。

每每遇挫,自責惋惜之余,劉秀也越發懷念年輕時,反復回憶那場讓他聲名顯赫的昆陽大戰!

當時新軍三十萬大眾,圍得昆陽水泄不通,而劉秀以十三騎出走尋求援兵,東拼西湊得萬余人回救,然而諸將望著新軍那無窮無盡的營壘,面如土色,皆不敢進,唯獨劉秀帶著親信突進,擊敗了新軍側翼數千人,斬首數十級,這才讓眾人稍稍鼓起勇氣。

巧的是,那一夜,更有預兆出現:六月朔日子時,天上有一道光劃過夜空,有星從天而墜,光長十余丈,竟好似皓月一般!又有聲殷殷如雄雉,將半個軍營連同昆陽城都驚動了!

雖然那隕石落在昆陽城南,剛好新軍圍三闕一,沒能砸到營壘上,但也地動山搖,敵人見此異相,軍心大躁,次日遂匆匆撤兵——真實原因是,第五倫反於關中的消息傳到,王邑這才返程,但劉秀始終認定,正是那顆破軍之星,讓己方以一當百,奠定了次日的大勝。

新軍開始撤退的關鍵當口,諸將傾向於放他們走,還是劉秀站了出來,只帶著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一舉攻破王邑精銳,漢兵乘銳崩之,震呼動天地。而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馀裏!

時候從馮異到王常,眾人皆不敢仰視劉秀,那才是他人生中最酣暢淋漓的時刻。

而今日,忍辱負重十年,被第五倫逼到退無可退的劉秀,決定重新拾起當初的勇氣!

從精銳偃旗息鼓繞行,到渡河破敵,毀掉水壩斷魏軍主力回援之路,一切都很順利,而前方的賈復,更是驍勇無比,跟著第七彪的五千兵窮追猛打,阿彪從假敗變成了真敗。

劉秀大喜:“丹陽之甲,數倍於昆陽三千敢死;第五魏軍,則寡於三十萬新軍。”

“我早該如此行事。”

面對第五倫這樣的敵人,考慮越多,反而越落下風。

劉秀重新找回了昆陽城下的意氣風發,眼看第七彪敗退至一小丘附近,其兵卒一分為二,退往左右,而一支沉默的魏兵,則橫亙於前,持刀盾靜靜守護,面對來敵巋然不動。

那正是鄭統所將的部曲八千,這也是肉眼所見,第五倫大本營西邊,僅剩的防禦力量。

當陽河南的諸部,似乎已被漢軍纏住,難以分身回援。

只差一步了!

劉秀拔劍,直指東北方四裏外,第五倫的五彩旗纛。

“傳令,諸將及丹陽兵宗帥、士卒,能破敵陷陣者,封侯;能斬擒第五倫者,封王!”

……

劉秀下達攻堅命令後,賈復已一馬當先,帶著丹陽兵,與鄭統部撞在了一起!

鄭統以逸待勞,加上第七彪的殘兵三四千人在側,魏軍兵力小優,但丹陽兵畢竟是漢軍最精銳者,一時間竟打得難解難分。

其實在那座不起眼的小丘背後,尚有騎兵三千,於此駐足許久,騎都尉竇固不斷讓人去丘上窺探戰況。

“騎都尉,漢軍有一將甚猛,著白甲,騎紅馬披甲而戰,數突魏陣。”

“此人定是賈復賈君文。”

竇固聞言頓時大急:“鄭將軍和衛尉竟不能制服此子?”

他回頭看著這邊三千三河騎士,向“護軍校尉”朱弟請命:“朱護軍,吾等若出,必能殲滅丹陽兵!”

朱弟卻喝止:“不可,三河騎兵奉命守衛火器,於此等待君命,絕不可輕離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