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祝融

第五倫的指揮所位於當陽河以北,是一座臨時修築的土山,高數丈,類似的人造小土丘遍布後方,參謀們手持“千裏鏡”站在上頭,正觀察劉秀陣列的每一處細節,並將其標注在戰場地圖上。

當然,劉秀多年前俘獲過蓋延及漁陽突騎,也早已知魏國有此“軍國利器”,雖然沒本事仿制,但劉秀的後軍,依靠燃燒秸稈產生煙霧,或將部分士卒隱於村閭樹林中,遮蔽了第五倫的眼睛們。

然而左右翼的每一處布置,卻根本瞞不住,郎官陰興便奉命盯著馬成的那十五頭巨象,這些象兵宛如鶴立雞群,實在是太過顯眼了,他每隔半刻便向第五倫稟報道:

“陛下,吳軍陣後戰象十余頭,至今仍然未動。”

“劉秀恐怕不打算將象兵派上陣了。”

第五倫很清楚這位對手的性情,那便是又勇又怯,他敢於和第五倫打決戰,卻又謹慎每一處細節。

“定是前時夜襲長坂時,我軍使用‘一窩蜂’,打草驚蛇。”

所謂一窩蜂,便是那夜噴射劉隆、馮異的武器,不算純火器,只是在第五倫勒令工匠們試制“目標產品”時,順便做出的“過渡產品”,雖然實際效果不佳,但首次登場確實能嚇人一跳,聊勝於無。

而戰場上,還有一種“一窩蜂”的近親武器,恰好可用於對付象兵,可惜如今看來,是派不上用場了……

但很快,第五倫的判斷就被打了臉:

“陛下。”

“敵陣象兵已動!”

……

象兵是從漢軍左、中兩部交界處出擊的,連第五倫都不得不承認,當這些龐然大物出現在戰場上時,給予漢、魏雙方的震撼,遠超過前幾天的半成品火器“一窩蜂”。

大象闊步向前,兩邊大耳似蒲扇生風,高聲吼叫,四條腿如同梁柱,附近備戰的漢軍紛紛給這些大家好讓道,生怕被踩到腳下。

恐懼是應該的,當初馬成隨鄧禹南征交州時,交州刺史便發動駱人,馭象而戰,漢軍在南海城外,被這群龐然大物給嚇懵了,馬一見大象就驚,步兵更腿軟不已。結果讓駱人騎著大象沖入陣中,它們大殺四方,長長的鼻子輕輕地一點就將人卷起,然後摔得吐血,那巨大的象蹄踩到人上粉身碎骨。雖然真正殺死的人不多,卻造成了極大恐慌,駱人乘機掩殺,導致漢軍小敗。

最後還是靠政治上的誘勸,鄧禹使得駱人加入漢軍一方,這才反敗為勝,他很重視這個兵種,曾對馬成說:“第五倫坐擁河西、並州、幽州遼東,故馬匹源源不斷,北國騎兵難敵,但東南亦有巨象,他日陛下與第五倫戰於兩淮、江漢,象兵或可補充騎兵不足之弊。”

馬成聽進去了,在交州鎮守數年,通過偷師駱人,已經總結了一套運用之法:駱越雖然馴化野象,甚至能讓它們乖乖替自己耕地種田,但戰法仍十分原始:戰象背上沒有象輿,只由一個馭手將自己綁在象背上。

馬成將象兵編入麾下後,鄧禹助其稍稍改進,先在戰象背上設一象輿,輿中坐一名弓手、一名長矛手,象前則是馭象手,又將大象身上較脆弱部位以牛皮蒙之,使其更難被攻擊。在大象身旁,則布置交州甲士72人,象後又有徒卒25人策應——儼然是春秋古時戰車兵“一乘”的配置。

於是乎,共有一千五百名士兵隨象陣前進,他們會協助大象,踏敵軍、陷敵陣!

馬成當然知道魏軍陣列齊整,哪怕漢軍有騎兵,也根本沖不動,然而戰象不同,短途疾走時,它們的速度不比馬慢多少。其沖鋒之勢,絕非簡單的長矛方陣能阻止,巨大的個體力量,足以讓象兵像沖車巨木般撞入敵陣,加上揮舞長牙廝殺、長鼻卷起敵人,很容易將陣型撕開缺口,讓同行的徒卒趁機擴大戰果。

馬成將一枚檳榔就著蛤灰放入口中咀嚼,紅色的汁水溢出嘴角,接著手持長矛,高聲大呼:“漢必勝!”

象兵的出戰,確實給壓抑中的漢軍陣列帶來些許刺激,他們也應和疾呼起來,士氣為之一振。

而對面的魏軍就沒這麽輕松了,但見十五頭象兵在馭手操控下緩緩停步,旋即以橫排陣型前進,如同一堵快速移動的高墻,景象異常駭人。

面對這些長鼻獠牙的巨獸,魏軍前排士卒臉色已青白相間,只感覺地面微微顫動,身後河灘上的小石子甚至跳起了舞,手中的矛也拿不太穩了……

布置在陣列中的輕騎兵更慘,眼看象兵逼近,騎士還能穩住,坐下馬匹竟輒駭不已,對於來自塞北的馬兒來說,這是未曾見過的兇猛巨獸,其身形和氣味,讓能夠沖陣的戰馬也戰栗欲走。

這就是馬成想要的效果:戰象並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它們的沖鋒面前,連魏軍,也會因恐懼而望風披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