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改名狂魔

“別人穿越都是退婚,我卻是來退學。”

第五倫辦完事也不久留,翻身上了代步的黃色小公馬——沒名字,正經人誰會給坐騎取名?

官學旁邊就是南門,出了城門後一回頭,還能看到兩丈高墻上正中央“長平縣”三字。

第五倫剛來那會,還以為是秦趙長平之戰那個長平,後來才發現不是。

本縣屬於前漢三輔之一的左馮翊,舊名叫長陵縣,三年前才改成長平,位置大概在後世陜西省鹹陽市東邊。

所以墻是古舊的,字卻很嶄新,一如王莽希望的那樣——新皇帝就像裝修屋子般對待這天下,通過敲敲打打刷層新漆,將舊漢一切痕跡抹去。

於是王莽把天下官制、地名改了個遍,諸如郡守變大尹,縣令變縣宰,三輔變六尉。

第五倫已經摸清了王莽這改名狂魔的套路,凡事反著來,陵者高也,於是改成胸不平何以平天下的平。

揚州刺史部有個地方叫無錫,王莽不喜歡無字,改成反義詞“有錫”。

但第五倫跟來自關東的商賈打聽後失望地發現,常山還是常山,竟然沒改成石家莊!

蘭陵也只更名為“蘭東”,而非棗莊。

“說好的王莽是穿越者前輩呢?若真是,肯定會在地名上留點暗號才對吧。”

第五倫停止胡思亂想,縱馬向南而行,離開縣城。

前世他人到三十力不從心,如今重新擁有17歲身體的感覺很棒,最妙的是擺脫了高度近視,世界重新變得清晰。

第五倫出了城後擡頭向東看去,便能望見一座覆鬥形的大山屹立在三裏外,山下松柏郁郁蔥蔥,還有廟堂建築繞山而建。

那其實不是山,而是長陵,漢高祖劉邦的陵寢。王莽雖然將舊名改了個遍,卻沒掘了老劉家的祖墳。只因他代漢時玩了一個把戲:讓人進獻金策銅符,說什麽“赤帝顯靈,傳漢家天下予莽”。

所以這禪讓,居然是漢高祖親自傳國給王莽嘍?

聽說王莽還在高帝的靈前接受了金策書,在第五倫看來,這簡直是墳頭蹦迪,劉邦若是泉下有知,恐怕會被氣得揭棺而起。

事後王莽將長陵和高廟作為新朝的“文祖廟”,依然保持祭祀香火不絕。

過了長陵後,沿著灰撲撲的土路一直往南,就進入了第五倫家所在的“臨渠鄉”了。

……

長達數百裏的成國渠橫跨渭北平原,灌溉上萬頃土地,長陵最好的田都集中在渠邊,雖然比不了京師周邊的賈畝一金,但也十分金貴。

而沿著川流不息的成國渠從東到西,分布著本鄉的八個裏,名字也簡單明了:第一裏、第二裏、第三裏……第五裏直至第八裏,居住著兩百年前從齊地遷來的諸族。

秦漢的裏聚多是五到八戶的小農家庭,但也有例外,被遷徙入關的關東移民,初來時與秦人語言不通,為了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只能抱團取暖。百家聚之,合而為宗,倒是有點像後世南方的客家人,宗族觀念很重。

途經第一裏時,遠遠就能望見第一氏修建的高大家祠。還遇到兩位第一氏的子弟乘車去縣城,第五倫駐馬拱手,對方卻只是隨便點了下頭,態度十分傲慢,仿佛第五倫朝他們行禮是應該的。

氣得第五倫的伴當兼仆從第五福朝二人背影唾了一口,罵道:“這第一氏還當自己是大宗呢!竟然不還郎君的禮!”

第五倫卻只是皺了皺眉,制止了仆從:“五福,回家再罵。”

他只管仆從叫五福,是因為他那張大餅臉喜慶,長得像五福娃,粗粗壯壯的。

為了方便記憶,第五倫給遠親們都貼了一個標簽,第一氏無疑最為傲慢。他們作為齊王田廣嫡子的後代,遷徙時排名第一,人口土地也最多。武帝時他家曾買官為郎,出過兩任縣令,如今雖然官越做越小,第一氏家主只為鄉三老,卻一直將其他幾家當小宗看待。

一路縱馬向西,其他幾個家族也各有特色。

第二氏最短——漢武帝時打擊豪強,第二氏因為跟大俠郭解有往來,被當黑惡典型打掉,又被遷去漢中房陵開荒,與親戚斷了往來。這導致八大家族只有七個成了本鄉常識。

第三氏最小——也不知為何,幾乎代代單傳,以至人丁稀少,戶不過十,民不過百,依附於第一氏。

第四氏最精——這個家族另辟蹊徑,選擇經商,做商賈的能不精明麽?

第五氏最悍——第五倫家以強悍出名,因為第五倫的祖父是行伍出身,年輕時還跟陳湯去西域打過仗,會點陣戰之術。農忙爭水械鬥,本鄉也沒人幹得過他們。

第六氏最老實——這個家族與第五氏相鄰,埋頭種地,經營田疇,甚少參與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