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思想碰撞(第3/3頁)

宋禾笑笑點頭:“趙老師好。”

趙慈雲誒了兩聲,給兩人說起蓮花鄉幼兒園的情況。

她皺著眉,哀嘆道:“也不知道,如今還有多少個這種地方。”

光靠幾個人,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唯有政府出手才行。

趙慈雲打算寫封建議信,這才要細細問清楚蓮花鄉當地的各種情況。

兩人就這麽一問一答,半個小時的時間又過去了。

她們最後來到食堂時,食堂中只剩下南瓜粥和饅頭。

匆匆吃過午飯,又回到禮堂中。

下午又是一場激烈的發言爭辯,宋禾和陳教授趁著下午休息的時間探討了一番,如今也打算上台發言。

陳教授建議道:“你上次在平和縣說的那個接納幼兒園老師來學校學習想法就很好。你可以說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想法可不可行?”

宋禾也打算說這個議題的。

在學校不斷輸出新幼師的同時,也得把目光放在幼兒園現有的那些教師身上。

她們或是20歲,或是30歲,甚至40歲。她們工作了幾年或者十幾年,並不能就將她們撇在一邊。

宋禾就想,學校能否適當開放,讓有上進心的老師進入學校中進修學習。

她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趁著空档,起身站在台下。

下午陽光熾熱,透過窗戶照耀到禮堂中來。

此刻,偌大的禮堂上方沒有吊頂風扇,禮堂四個角更沒有空調。

這種暑熱天,室內的溫度也會是很高的。可所有人都像感覺不到熱一般,露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態。

台上人演講結束,宋禾定定神,踏上階梯來到台上。

“大家好,我叫宋禾,來自源陽市平和縣。我想和大家一起討論關於幼兒園中‘老教師’的問題。”

這個問題之前沒人提過,所有人還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這麽一群人。

她們是沒有經受過專業教育的幼師,等學前專業發展起來後,越來越多的專業幼師走入社會中,那她們這群人該何去何從?

“……我們是否該給她們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進修的機會。幼師缺口很大,若是這部分人能發展起來,恐怕能抵得上多招一屆的學生。”

宋禾盡量長話短說,用最簡潔的語言將這件事給說明白。

“所以,我覺得學校應該對她們開放,甚至要給予她們一定的幫助。她們可以邊上班邊學習,我們也可以看看這種教學模式,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到底有什麽好處,有什麽弊端?”

她的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底下有人不禁舉手發言。

“那若是這些老師的時間,和我們上課的時間不相合怎麽辦?”

宋禾這就有些無奈了:“那得你們學校因情況而定。在和老師充分溝通後,看看能不能磨合時間,然後再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那人點點頭又坐下。

緊接著又有兩個人提出問題,一個是問該不該定下年齡,超了歲數的老師就不再接收。

宋禾還沒說話,第一排的趙慈雲便搖了搖頭。

第二個問題是問能不能在晚上開個夜班,專門幫助這些老師進行學習。

這也是要具體學校具體分析的,底下不少人都深入思考了一下,發現開夜班的辦法還真是可行。

宋禾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後,便趕緊下台。

太陽西墜,天邊出現連片的晚霞。

無數種思想,無數個想法在這間禮堂中碰撞。瞬時間,又有無數個新火花產生。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禮堂的角落,有人把會議上各種想法給記錄下來。

一個成熟的專業,就在這場會議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