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思想碰撞(第2/3頁)

“……我們的幼兒園第一次開在田野上,在田野上豎著一張黑板,讓小孩從自家帶上板凳,幼兒園就這麽開了起來。”

“後來公社看我們實在艱難,就把工具室給騰了半間出來,沒錯,只有半間。不過,這也讓我們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只是每天社員們開工收工之時,我們總是要起身離開。無論那時是在教孩子們唱歌,還是給孩子們講故事,我們都得停下起身,然後站在房間外……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幼兒園。”

“這個幼兒園我們用了五年。五年裏,學生換了兩茬,可我們始終還在這個工具房幼兒園中。直到兩年前,工具房坍塌了,壓傷了一個小孩後,公社才擠出一些錢,給我們蓋了兩間房。”

她說話的時候情緒很平穩,可底下的人聽著卻有點哽咽。

宋禾眼中不由得泛起點點淚花,因為她想到了當年的李家村。

她原本以為當年的李家村就十分艱難了,沒曾想還有如此艱難的地方。

“我們的教室沒有電燈,也沒有玻璃窗戶。我們的學生沒有鉛筆,有的是家裏自帶的木炭。我們的老師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甚至連字都是這幾年來陸陸續續學的……”

“俺不懂、我不懂剛剛趙老師說的什麽自然課,但是我們可以學……”

“我從蓮花鄉來到這裏,坐了六趟車,有驢車、班車、火車,我沒帶來什麽工作經驗,只是想把我們蓮花鄉幼兒園的情況說出來。好些事我們文化不夠無法解決,所以我想站在這裏說出來……”

宋禾嘴巴緊緊抿著,鼻頭有些酸。

李春花想說的是她們蓮花鄉的女孩教育問題。

因為幼兒園不要錢,許多家長願意讓家裏閨女做完家務活後,帶著弟弟一塊來幼兒園。

可這些女孩從幼兒園中畢業後,她們沒辦法去上學,無論李春花幾個老師怎麽與家長交流,她們都沒辦法上學。

這就是她無法解決的事情,她想讓底下所有老師幫她想辦法。

可這也是底下所有人都無法解決的事情。

第一排的趙慈雲抹抹眼角的淚,面色有些沉重。

“觀念太落後的,歸根結底,還是經濟的原因吧。”一旁吳秋心突然開口,“越是窮困的地方,越是重男輕女,越是對孩子教育不重視。”

她覺得台上的李春花老師在這幾年內應該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得當地的經濟發展起來才行。

想到這兒,她不禁搖了搖頭。

宋禾手指摩挲著衣角,眼神直直望著台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突然,她開口:“再是困難,也得想辦法去解決不是?”

這位老師奔波千裏,為的就是尋找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次沒解決,她依舊會想辦法解決。

總有人會堅持著,會努力著。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很快就到中午。

大家踴躍發言,基本上是這個人還沒下台,下一個人就在台下等著了。

有時講著講著,台上台下還會聊起來。

所以一個上午過去,也才只有五個人上台。

陳教授搖了搖頭:“這時間根本就不夠,今天傍晚可能得推遲結束。”

延長開會天數是不可能的,因為有的人已經訂好了火車票,火車票不好更改,只能盡力在兩天之內,把所有該講的事情都講完。

到了十二點半時,她們起身散會。

陳教授拉著宋禾的手,逆著人群往前走,找到第一排的趙老師。

趙老師正拉著那位來自蓮花鄉的李春花說話。

她詳細地問了蓮花鄉的情況,特別是有關幼兒園中學生升學的問題。

“所以說在幼兒園畢業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孩子會去上學?”趙老師震驚問。

李春花點點頭:“去上學的小孩也很少有讀過五年級的,送到小學去,沒讀幾年書又回到家裏。”

因為這個原因,越來做多的家長連幼兒園都不讓孩子去上。

她們覺得上了幼兒園沒什麽用,反正到最後都是回家做事兒,那幹啥還要花幾年的時間上幼兒園。

幼兒園雖然不要花錢,但是孩子在家裏,總能幫忙家長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前是有些家長不讓家裏女娃上幼兒園,現在連男娃也不樂意讓他們來了。

趙老師長嘆一聲氣。

此刻,宋禾和陳教授正好來到她面前。

趙老師驚訝道:“是小陳,你也來了?快坐快坐。”

陳教授點點頭,臉上露著笑,和趙老師打招呼,又詳細地問了她的身體。

趙老師感慨:“我身體好著呢。”說完,她又看向一旁的宋禾。

陳教授臉上帶著些許得意:“她叫宋禾,您想不到吧,您剛剛提的河西公社幼兒園,當年的園長就是她。”

趙老師眼睛瞪大,趕忙把桌上眼鏡戴上:“是嗎,就是源陽市河西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