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瑪戈畢竟曾是羅曼國的細作,稍作思索,就明白了艾絲黛拉的想法。

她想利用司鐸的死,去腐蝕神殿的聲譽。

試想,在民眾如此盲目相信神殿的時代,神殿突然曝出一個驚天醜聞——邊境最為德高望重的司鐸居然是滿手血腥的殺人犯,十年間毒殺了將近七百名少女,並且在庭院裏種滿了致命的毒草,還將少女的姓名、特征詳細地記錄下來,藏在床頭櫃裏,日日欣賞……民眾會作何感想?

這樣的驚天醜聞,如果艾絲黛拉主動曝光,絕對會被神殿利用各種勢力打壓下去。

但她進入神殿後,神殿主動來追查她,就不一樣了。

當教區的神使發現她涉嫌謀殺時,必然會勃然大怒——神女、神甫、謀殺,這三個詞語無論怎樣組合,都會給神殿的名譽造成難以想象的汙損。

神使的第一反應必然是暗殺她,讓她悄無聲息地死去,所以,她必須趕在司鐸的失蹤被發現前,讓每一個人都記住她,注意到她,喜歡上她。

萬眾矚目之下,她雖然無法免罪,卻免去了被暗殺的風險。神殿不可能再讓一個人莫名失蹤了。

不過同樣地,她也會成為神殿肅清風氣、樹立權威的祭品。

畢竟神殿以信仰與權威統治人民——神權是至高無上的,沒人能汙損神華美而聖潔的衣擺。

她的審訊現場一定會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最盛大的,說不定整個教區的平頭百姓都會過來圍觀,假如她在那種時刻,再說明真相,澄清自己的冤屈,神殿的權威自然就立不起來了。

這是一招險棋,一環扣一環的險棋。只要有一個人——包括她自己——沒有按照預期行事,她就會沒命。

比如,她沒能讓每一個人都記住她,喜歡上她;再比如,教區神使屍位素餐,不想追查下去,武斷地給她判了火刑,她就得再次經歷一遍逃亡;最關鍵的是,那些少女的父母,要是畏懼於神殿的權威,不敢出來作證,她的計劃也得全軍覆沒。

她完全是在豪賭,賭手腕上的洛伊爾能耐有多大。

之前短暫的交鋒,她讓洛伊爾剝奪司鐸轉世的資格,把司鐸打入地獄,其實就是想試探洛伊爾的能力。

她不僅在賭洛伊爾的能力,也在賭自己的判斷力。

要是她的判斷失誤,同樣是滿盤皆輸。

瑪戈服氣了。

她忍不住想,假如她是艾絲黛拉的話,有勇氣那麽賭嗎?

答案是否定的。她根本不確定教區神使的反應,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被所有人喜愛,更不確定洛伊爾的能力。

她沒有膽量,在前景還是一片迷霧的情況下,將手上所有的籌碼投擲出去。

女王真的太瘋狂了。

她早該想到,女王就是這樣瘋狂的一個人。

還記得當初,她被女王帶到酷刑室裏受刑。尋常貴族都會遠離那個陰暗的肮臟之地,女王卻坐在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她,黃寶石般的眼睛亮得驚人,臉上閃動著興致勃勃的紅暈,仿佛一個小女孩第一次領會到玩具娃娃的妙處。

當時,她以為艾絲黛拉是因為她這個“玩具娃娃”而興致盎然,現在想想,艾絲黛拉的眼裏至始至終都沒有她。

她從頭到尾看的都是行刑的過程。她渴望的“玩具娃娃”,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刑具。

這樣一來,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為什麽艾絲黛拉不願意先善後司鐸的事,等進入神殿後,再從長計議?

因為那樣效率太慢,她是一個危險人物,骨子裏渴望的就是千鈞一發的刺激。

而現在,正好有一個辦法,既能給她帶去驚險的刺激,又能給予她可觀的收益。

她當然會選擇這個辦法。

瑪戈卻有些憂心忡忡:女王的洛伊爾,真的能對抗神殿嗎?

她曾熟讀羅曼帝國的魔物圖鑒,但沒有哪一種魔物,能跟洛伊爾對上號,也沒有哪一種魔物,擁有與人類相近的智慧,且能口吐人言。

洛伊爾究竟來自哪裏?接近女王、吮食女王的鮮血,又有什麽目的?

瑪戈的想象漸漸離譜:難道女王身上藏著滅世的秘密,洛伊爾接近她,是為了利用她毀滅世界?但轉念一想,洛伊爾都有插手世間秩序的能力了,假如它真的在圖謀什麽的話,何必依附於女王?依附在羅曼國的武士身上不是更好?

羅曼帝國崇尚力量。只要洛伊爾展現實力,很快就會成為羅曼人心目中的至高強者。它會輕而易舉地受到君王的器重,得到炙手可熱的地位,繼而成為整個世界的霸主。

瑪戈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到洛伊爾對征服世界壓根兒不感興趣。

祂渴望的只有甘美的欲念和艾絲黛拉的鮮血。

祂僅僅是因為焦渴的食欲,才向艾絲黛拉效忠。

·

第二天早上,瑪戈拿到艾絲黛拉標注的記名簿時,一下子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