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故事會(4)(第2/4頁)

我內心茫然地離開,不知不覺走到河岸,望著對面原本種著河柳的位置,此刻變成一個巨大洞坑,被黃色的警戒帶圈出來,突然笑了。

沉甸甸的情緒一下子煙消雲散。”

如果說縛日羅的故事是靈異元素大於懸疑,那麽短發女就是反過來的懸疑元素大於靈異。

縛日羅的故事裏,主角下機場遇見老女人是因,抵達朋友家、被塗屍泥,差點當了朋友的替死鬼,到逃跑時再見老女人,得到老女人的道謝是果。

這裏其實還有另一條因果線,主角不敬巫師和死者,同樣會被記仇,即使不被朋友當成替死鬼,死者和巫師也會找到他,並順勢找到朋友。

而誤打誤撞幫助死者的主角,因此化解他不敬的罪責。

這是從主角的角度分析出來的兩條因果線,如果從巫師和死者那邊分析,也是邏輯自洽的因果線。

其次是朋友。

結合主角和朋友、司機的對話,以及女巫師的道謝可以推測塗抹的屍泥來自於女巫師背著的那具幹屍,很可能是照片裏的女性,因為主角在照片裏看到女孩的手指,估計是看到那枚戴在幹屍手指上的銀戒。

巫師帶死者回家,可朋友明顯心中有愧,便將極可能屬於死者的屍泥塗抹在主角臉上,試圖把他當成替死鬼,這裏是因。

可惜陰差陽錯,反而讓死者順利找到朋友家,這是果。

死者的死亡跟朋友有關系是因,回來找他是果。

巫師滿臉褶皺是巫術反噬的結果,說明她要麽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巫師,巫術使用過多而反噬次數累積可觀,要麽她和死者關系匪淺,為了替死者報仇而強行使用禁忌巫術導致可怕的反噬。

當然巫師這條線各種推測都行,畢竟信息不多,只要因果成一條循環線,邏輯自洽就行。

岑今仔細分析完,一瞬間為縛日羅縝密的邏輯感到悚然,他的故事其實簡單,相對於懸疑和靈異都不清不楚的恐怖故事,他這故事並不算可怕。

非常容易推測出一條完整的故事線,真正可怕在於切題。

一個簡單的故事裏,出現好幾條邏輯自洽的因果線,而且裏面出現的每個主要人物都有一條或兩條自洽因果線,無論推測走向哪一邊,因果邏輯都可以閉合。

思維真的很縝密,他的故事不在於本身的精彩,而在於切題。

這讓岑今十分好奇縛日羅的身份到底是什麽。

除了他,其他三個故事裏都會告知主角的職業,只有縛日羅藏得很深,目前只能猜測他或許是一個學生。

同樣的,縛日羅的故事裏也留有未解的疑惑,比如棺材的作用,棺材上的‘卍’字以及車上兩個佛僧,他被棺材的影子籠罩的時候到底有沒有中邪。

既然屍泥不是祈福之用,那麽主角是否還會中邪?

表面上來看,他的故事跟前兩個故事沒有交匯,但是縛日羅最後特意強調棺材正面刻著‘卍’,而帽子少年瞬間變臉,岑今便猜測交匯點在於此處。

棺材正面一般刻‘壽’、‘奠’等字,千島之國的棺材不同於華夏,但他們主要信仰婆羅多教,也有小部分僧侶信仰佛教,所以棺材正面的‘卍’或許對應第一個故事裏的‘拘屍那羅’。

岑今皺眉,這交匯有點牽強,應該還有其他深意。

如果能知道拘屍那羅的意思就好了。

短發女的故事‘河柳’,唯一的靈異元素就是河柳長了一顆五官扭曲、類似人頭的樹瘤子,民間傳聞柳樹屬陰,如果樹底下藏屍,而屍體冤死,怨氣深重,天長日久就會在樹幹上長出一顆五官與死者相似的樹瘤子。

故事裏沒有直接點名柳樹藏屍,但是前後都有不少提示,比如主人公的同事悄無聲息地消失,再比如故事結尾借路人之口說出附近經常有人失蹤。

這大概才是市民抗議,並堅決鏟掉河柳的原因,他們大概認為夏天大片柳條遮蔽河岸,很容易發生劫殺和偷搶。

主人公估計早有心理問題,她反對種植紅樹的原因是其根系發達影響地鐵建造,可是紅樹建在河岸邊,且有鞏固河堤之效。

她覺得提議鏟除河柳的人們忘記夏日乘涼的恩情,可是誰會在大夏天逗留室外?現在這鬼天氣,就是室內不吹空凋都會熱中暑,何況還在外逗留。

此處可以看出她借口自我矛盾,不是思維混亂,也不是她真的熱愛河柳,而是為了掩藏河柳的秘密。

車禍現場,主人公撞到精英男故事裏的律師,車禍中的死者有可能是律師委托人的丈夫和小三,這裏分別呼應帽子少年和精英男的故事。

可是最後主人公為什麽如釋重負?

難道她覺得車禍中喪生的死者社會地位比較高(疑似市長),就能轉移人們對河柳根系的瘤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