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海晏(第2/5頁)

九月廿五,諸事畢,大軍班師回朝。

皇帝下旨兵部和戶部依最優等撫恤陣亡將士家眷,按照個人軍功追封追授。同時也面向文武百官、三軍將士,開始論功行賞、論罪行罰。

率軍平叛的朔安侯顧錚,和領兵作戰的各州總督及將軍們自是不必多說,連松成等人加官授勛,顧錚也從三等流侯一躍升為了一等襲侯,真正讓宗族人稀的北境顧氏實現了一門雙公侯的榮耀。

蘇朗、葉星琿、蕭高旻、葉書離以及其他在昌州和東海參與平叛、抗擊外敵的年輕人們也各有封賞。

最矚目的還要數在宛州主戰場立下大功的顏雲非。

截斷軍需線、生擒慶國公、拿下澹川城,憑此軍功一戰封為三等定川侯,授官從三品雲麾將軍,他才將將二十歲,就有了旁人幾十年都未必能達成的成就,未來無限可期。待年後,他將前往朔慶二州交界長駐領兵。

顏滄也授了正五品上的廣德將軍。

澹川顏氏協同敬王謀反,慶國公府三族遭殃,眼看就要敗落,誰知又出了個顏雲非。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小子擺明了是來復仇的。從此,澹川顏氏的顏,是顏懋的顏了。

所有人都以為顏雲非會接手澹川,任誰也沒有想到,聖旨下,成為顏氏家主的當天,他就將城主令印、丹書鐵券一並呈奉敬誠殿,將顏氏自開國起代代經營的地望就此交還。放話說,澹川,他不想要,更不想給顏氏的其他人,想來想去,還了最好。

消息傳到大理寺獄,據說慶國公顏愈聞知顏雲非絕了顏氏數百年的基業與後路,怒極攻心目眥欲裂,當時就吐血三升,昏死過去。

封賞過後,便是清算。

定康周氏、硯溪鐘氏、澹川顏氏、蒼梧方氏、瀲灩姜氏等一眾敬王逆黨,十惡不赦,罪業滔天,由三法司會審謀反罪行。

江南十二城附逆敬王的一眾世家主紛紛上表乞罪,陛下寬仁,念及其等祖上功德昭著,悔過之心赤誠且尚未釀成大過,一體從輕發落。

十二城蒙恩被德,無不痛死己過,指天誓日,自此洗心革面,為大胤、為吾皇效死輸忠。

十月,帝都事了,各州總督、諸軍將領各赴其職。皇帝命穎國公蘇闕率軍,前往昌州東海,抗擊南洋外敵,收復白沙渚以北的大胤東南海域。並將葉書離、蕭高旻、蘇朗、葉星琿一並派去,又從武英殿天子近衛營和兵部調了一批新人入軍歷練,陸稷、溫禮、楚琰等一眾年輕人盡隨軍出征,奔赴未來。

十月底,三法司會審結束。

敬親王淩熠身為逆黨賊首,三法司協同宗正寺,列其罪狀,呈到禦前。淩熠身已死,皇帝下旨將其玉牒除名,貶為庶人。

其麾下逆黨作惡多端,尤以定康周氏、澹川顏氏為最。定國公周夔炸毀江堤,將蠱疫源投入瀾江,致使南江數萬百姓一夜之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下遊的穎海城亦遭蠱疫重創,事後更是出兵合圍穎海,罪大惡極。慶國公顏愈通敵南洋,為叛軍調運軍備,審理之中又牽出了澹川顏氏的許多陰私舊罪。

譬如昔年顏懋生母病逝,人死不喪、秘而不宣,欺瞞顏懋成婚,罔顧人倫之義。二十五年前為得聯姻之利,迫其對母不孝的是澹川;二十五年後為阻科舉大業,言其侍父不孝的也是澹川。

“不孝”之名,真是讓澹川顏氏用盡了。

逆黨之惡業,罄竹難書。

三法司會審定刑,主犯周夔、顏愈罪不容誅,處腰斬,逆黨其余主犯——鐘氏、姜氏等世族家主、叛軍將領處棄市;其膝下世子及子嗣、本族三服以內親屬皆賜死,五服以內親屬刺配流放、充軍為役;出嫁女凡有誥命者,褫奪誥命,送廟清修為父族贖罪。

這是整個宣熙一朝直至明帝傳位,牽連最廣的一次誅殺,然而朝堂公議,卻無一人辯駁。

奏折呈到敬誠殿,皇帝禦筆朱批曰:“準。”

……

宣熙十一年冬至日,皇帝往明堂圜丘行祭天大典。

典禮之上,皇帝下旨昭告九州,正顏懋帝師之名,復尚書令,追封正一品太師,贈上柱國,配享太廟,賜謚“文貞”,並為顏相修墓立碑,感念其為天下讀書人繼往開來之功。

雲非站在天壇之下文武百官的隊列裏,兩年間沙場奔波所做的一切努力,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澹川顏氏都倒了,江南十二城也齊齊為科舉表態讓路,其余的世家亦無二話,選官改制徹底走上正軌。顏相的身後名,旁人還有什麽可異議的,更何況這是陛下在上天面前承認的帝師,“文貞”之謚一槌定音,縱使哪個有微詞,也無可更改了。

與其糾結一個過世的人,還不如想想近在他們眼前的這位,臣工們神情各異、目光復雜地看著天壇上和清晏站在一起的宣寧侯,說是帶小太子祭祀,可這分明就是……皇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