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權禦(二更)(第3/5頁)

淩燁很清楚,自家的東海水軍比起南洋澤國水軍,短時間內是有所不如的。南洋澤國的意圖很明顯,他們靠水吃水、伴洋而生,在陸地上是打不過大胤駐軍的。他們的目的也不是侵吞大胤領土,進攻沿海諸城,不過是為了掠奪一切現成資源。南洋澤國真正要的,就是海——白沙渚以北的大胤東海海域,趁敬王內亂之際,已經被他們強占到手,如今竟不想還了。

東南海域是九州的屏障,更是一代代先人打下的大胤國土,一寸山河一寸血,淩燁說什麽都不可能放。大胤九州到他手上,邊疆只有往外拓,絕沒有往回收的道理。比起內亂,這場驅除外敵的海戰,也許要更久的時間。

但,有憂也有喜。

穎海城瘟疫已解,昨夜八百裏加急送來捷報,穎海軍與寧州駐軍前後配合,從南北方向夜襲定康,大獲全勝。繼蒼梧方氏後,敬王的另一臂膀定康周氏也被折下。定國公府一幹人等全部緝拿,蘇朗和葉星琿不日將押解這些人往帝都受審。

定康戰事一了,日後瀾江澄水分流工事便再無阻礙;這場在人為制造的洪災中,受盡苦難的南江五縣,亦將得到撫恤;南江決堤後,被迫蒙冤至今還關在大理寺獄裏的工部侍郎也將平反釋放。

一切都在走上正軌。

穎國公蘇闕和影首淩啟日前已經趕往昌州錦都,去會一會江南十二城那幾個鬼迷心竅上錯船的世家主。

也不知道是他們二人誰的主意,一路上,他們人還沒到錦都,就先大張旗鼓地將家主被扣押的事告訴了幾個對應的家族。

消息不經由別人,就直接讓作為帝王刀兵的天子影衛,過去他們家門口傳,口信的內容言簡意賅,大致就是“你爹謀反被抓了”。偏偏天子影衛登門拜訪的時候,禮數儀態一樣不缺,就連說話時的語氣神態都是笑意滿滿,看不出半點冷冽肅殺,力求給人一種“你爹升官發財了”的錯覺。

這般行事著實成效顯著,江南十二城幾個世子聞言臉色煞白一片,直接被嚇破了膽子。

……

同屬江南十二城,大家平日擡頭不見低頭見的,都是老熟人,穎國公到了錦都也沒為難這些老家夥。吃喝不落一頓地招待著,仿佛很好說話,只不過到了“談價錢”的時候,穎國公絕不會讓他們失望就是了。

這些釣上來的大魚,本質上都是墻頭草,全都殺了是不可取的,皇帝可以挑一家兩家動刀,卻不好直接血洗半個昌州,否則反而容易讓這群烏合之眾破釜沉舟擰成一股繩,眼下南洋外敵未除,昌州若再起內亂,屆時便不好收場。不妨稱一稱斤兩,讓江南十二城“拿錢贖人”。

一家之主在砧板上候著,刀就懸在脖子邊,種種條件自然是任皇帝開,這些世子連半個“不”字都說不得。點頭是受奸人蒙蔽,及時歸正為期未晚,搖頭就是謀反、是叛國,闔族一塊菜市口遭殃。

大家和平達成一致,這就好辦了,皆大歡喜嘛。

蘇闕和淩啟抵達錦都的次日,帝都的密旨便到了——皇帝要的條件悉數寫在了裏面。

要說穎海蘇氏富得流油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穎國公蘇闕讀完密旨上的條件,沉吟了一會兒,又往上添了幾筆,饒是如此,臉上還一副“虧大了”的樣子。

淩啟在一旁瞧著,從最直接的銀錢財帛,到未來的稅收分成,再到各城緊要處的官職,以及昌州以後的科舉選官,陛下提到的沒提到的,穎國公全添上去了。淩啟猶豫了半晌,遲疑著道:“這樣會不會太過分了?萬一他們不買賬……”

蘇闕正琢磨著再添兩筆,聞言頭也不擡,只輕飄飄地道:“放心,都是昌州的老熟人,這點條件才到哪。他們心裏又不是沒數,跟定康周氏一塊兒在瀾江上炸堤,給我穎海搞了場人為的瘟疫,差點折了我半個不夜城。我這會兒正在氣頭上,要不是大統領你攔著,他們都得被我填去瀾江裏喂魚。所以條件再狠,也會收著,這些老狐狸也沒見有哪個活夠了,跟小命比,旁的都不值錢。再說,我這已經很寬容了,這要是換了蘇朗來,和他們差了輩分又沒什麽交情,那至少還得再加兩成。”

“……”

淩啟看著神清氣爽、“正在氣頭上”、並準備將人填去瀾江喂魚的穎國公,頓時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認知一下穎海蘇氏的家風。

……

穎國公與江南十二城談成的條件,在幾日後送到了敬誠殿禦案上。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江南十二城每逢科舉可保薦三名學子免院試、州試、會試,直入殿試的特權被收歸帝都。並且涉事的這幾家,三代內嫡系子弟及冠後上品入仕的核心名額被限縮。

萬事開頭難,三代以後,科舉已能走上正軌,如何繼續扶持就該看後世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