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121~124(第4/8頁)

嬴政看向王綰:“此事交給相國,你可能做好?”

王綰領命:“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掃盲·==

字典找到了人負責,林阡立刻就松了口氣。

嬴政卻轉頭看向林阡:“即便有了字典,百姓不也同樣不認識拼音、不會拼讀拼音?谷豐侯可有什麽好辦法?”

林阡一愣,擡頭看向嬴政:“倒也有一個法子……”

頓了頓,她道,“百姓不認識拼音、不會拼讀拼音,那就派人到各地開設掃盲班,讓更多的百姓進入學習。”

嬴政看向林阡:“掃盲班?”

林阡點頭:“就是派一些讀書人到各地……”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其實沒必要額外派遣更多的讀書人到各地教百姓學習拼音與簡單的文字,這些年打下其他國家後,朝廷不是已經派遣了不少官吏到各地開設學宮?只要學宮的夫子能每天抽出一兩個時辰,教當地百姓學習拼音與簡單的文字不就好了?”

秦國的學宮制度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若非裏面只教法律,就憑它幾乎在每個郡縣都有開設,便可以與科舉制發展成熟後出現的縣學、府學相媲美了。

嬴政皺了下眉:“你是說,讓學宮的老師每天騰出一兩個時辰的時間教當地百姓識字?”

林阡遲疑地看著他:“不可以嗎?”

嬴政搖搖頭,陷入了沉思當中。

半晌,他看向王綰:“相國覺得,這字典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編撰出來。”

王綰一頓,思索後開口:“回陛下,短則一年,長則兩年。”

這還是在他們之前改良文字的時候,已經完成大半文字的收集整理工作的前提下誇下的海口,若陛下不滿意,他也莫可奈何了。

嬴政卻並未對這個時間發表意見,而是轉頭看向了林阡:“若如此,暫時讓學宮負責教導秦律的官吏教導一下有意讀書識字之人也不是不行。但也就這兩年,等字典編撰出來,培養出更多讀書人後,尚在識字階段的啟蒙之人與學習秦律之人必須分開,不能耽誤了秦吏的培養。”

其實現在就不應該混在一起,但秦國讀書識字之人確實不夠,也只能如此了。

其他大臣紛紛點頭應是。

林阡心裏有些疑惑,卻不好直接反駁嬴政,於是便在心裏問了一句——

【你之前不還對編撰全新的教材,讓更多的讀書人學習秦國歷史與其他知識挺有興趣的嗎?】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暫時不曾開口答話。

等其他人準備退下,嬴政才開口將林阡留了下來,然後認真地看著她:“你不曾發現,之前無論是推廣便宜書籍,推廣紙張的生產方法,又或者如今的字典編撰,都有不少朝臣心不甘情不願,只是礙於寡人威勢才不曾反對?”

原來是因為這個嗎?

林阡恍然點頭:“我明白,作為既得利益者總不願意將自己已經得到的利益分薄出去。現如今無論是便宜書籍、造紙方法還是字典,都還只是在間接影響百姓的文化水平,若開設學校,就會直接動搖其他人的利益?”

嬴政看了她一眼,失笑:“你倒是不笨。”

林阡無語:“我好歹也看了那麽多書,這些基本的道理我當然知道。”

所以……

她看向嬴政:“你是打算等一統天下後再開設學校,還是決定等以後選一個更合適的時機開辦學校?”

嬴政勾唇:“你覺得呢?”

林阡:“???”

嬴政收斂神色,淡定道:“學校一事不能由你提出,不然你的性命安全無法保障。而且齊國到底不曾真正拿下,暫時還不能折騰太大的動作,以免國內不穩,平白生出許多波折。”

林阡一愣:“所以你是打算等齊國被拿下之後再……”

嬴政掃了她一眼:“等字典編撰出來再說。”

-

字典的編撰需要一兩年時間,但拼音的歸納總結、以及找到代表的符號卻並不很難。

因為嬴政之前提到要讓百姓在字典編撰出來之前先學會拼音與簡單的漢字,所以王綰與李斯二人直接從至今沉迷研究比隸書更簡單易寫字體的程邈身邊抽調了一半人手——

這群人都改良出了兩種字體,再將拼音歸納總結出來、創造出全新的符號來代表某種讀音也更容易。

畢竟,熟能生巧嘛。

而事實也正如此,在改良完整整兩套文字後,這群已經有了經驗的門客與屬官對拼音的歸納總結格外順手。

幾乎不到半個月,他們便將所有的聲母韻母都整理了出來——

畢竟之前改良字體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對現如今通行的大部分文字都熟稔於心,有些人甚至已經到了看到某些文字都想吐,或者看到熟悉的文字卻覺得“寫錯”的地步了。

只是整理讀音而已,確實要不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