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117~120

==·專利·==

當所有人都發現,書肆的書籍竟然便宜到只需要十個錢就能買一本的時候,但凡家裏有那麽一點兒余錢,而又明白知識有重要的人家,都會想辦法花錢買上那麽一兩本書回家。

而所有書籍當中最暢銷的,毫無意外是秦律。

因為當前的秦國,底層老百姓除了參軍入伍殺敵掙功勛外,唯一可以向上爬的出路就只有進入學宮學成之後當小吏,然後再以此進階,進入正式的官員系統。

王綰預料到了秦律會受歡迎,所以一開始印刷的時候,便直接將秦律印刷了十萬本。

十萬本的數量光是鹹陽的百姓肯定沒辦法消耗完,所以這些書籍大部分都在整理好後,送到了其他郡縣剛開的書肆。

而既然要送去其他城市,總不能只送秦律過去賣不是?於是王綰又加印了其他書籍。

因為短時間內需要印刷的書籍數量太多,消耗的紙張也跟著成指數級增長,負責生產紙張的匠人即便忙得腳不沾地,也已經供應不上了。

某些地方的郡守即便早早聽到消息給鹹陽來信討要書籍,也只能跟在後面排隊等著軍隊將書籍先送去其他的郡縣,然後才能輪到自己。

畢竟這時候的人們已經習慣了“知識壟斷”,造紙方法至今仍只有墨家子弟知道。

倒是有不少貴族想要弄到造紙方法,卻被嬴政直接打了回去。

林阡得知此事後,主動找到嬴政:“如果可以的話,其實將造紙方法交給老百姓,讓數量更多的老百姓造紙出來賣,肯定比如今朝廷全盤負責所有紙張的生產更方便。”

嬴政皺眉:“為何這麽說?”

林阡認真解釋:“如今生產紙張的負責人都是墨家子弟吧?但你不覺得讓他們來負責造紙是一種人才浪費嗎?他們應該去做更有意義的研究,而不是盯著一些他們早就熟稔於心的生產過程。”

“而且人多力量大,只有將紙的生產方法公之於眾,老百姓才有可能發現更多的造紙配方。”

“而老百姓自己會生產紙張,也能進一步減少讀書的成本。”

“讀書的成本從來不只是書籍而已,”林阡想到了後世讀書時筆墨紙三者的消耗量,“筆墨紙是消耗品,是需要持續不斷購買的。如果成本不降下來,以後怕是舉家之力也養不出一個讀書人,百姓自己懂得如何造紙,哪怕只是質量最差的草紙也能降低不少成本。”

“而朝廷將造紙方法交給百姓後同樣收稅,刨除人員投入,朝廷其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還能給百姓一個賺錢的機會。百姓生活過得好了,對秦國的統治也會更信服。”

嬴政陷入了沉思當中。

他回想了一下最近的紙張消耗,又想起這幾年百姓對朝廷日益增長的信任,心裏微微有些動容。

若真能用部分利潤換取百姓歸服,他完全沒有拒絕的道理。

林阡見他有所動容,忙道:“當然,因為紙張是墨家子弟自己研究出來的,是否要將配方告訴其他人還要征求他們的意見,若是他們同意,配方也不能直接白送,最好還是讓百姓花錢從墨家手裏買配方。”

嬴政有些不懂:“你之前不是說,老百姓自己會制作紙張才能降低成本。”

林阡點頭:“對啊,如果老百姓會造紙,他們至少在用紙這方面不需要消耗太多金錢。但造紙方法是墨家研究出來,總不能因為我們想要惠及老百姓,就招呼也不打地損耗墨家的利益吧?長此以往,墨家子弟對發明新東西的積極性只怕要受影響。”

墨家子弟幾乎稱得上是戰國時期最接近科學、也掌握著最多科學知識的一群人了,他們還很擅長搞研發工作,完全稱得上是秦國的中流砥柱。

這樣的人好好保護還來不及,萬萬不能讓他們寒了心。

“讓更多墨家子弟知道研究出新東西後,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改善生活水平,他們才會更努力地研究其他東西。相反,若是他們發現自己勞心勞力研究出來的東西被別人拿在手中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而無法插手其中,”林阡代入墨家,想想就覺得窒息,“恐怕也只有聖人才能心平氣和了。”

嬴政看著林阡:“墨家講究‘兼愛’,钜子不會介意這點。”

林阡無奈:“钜子也許不會介意,但其他墨家子弟呢?總不能所有墨家子弟的思想都達到了钜子的高度吧?而且不僅僅是墨家子弟,民間應該還有不少聰明人物,只有讓他們知道研究出新東西有利可圖,他們才會往這方面努力。”

說句簡單的,就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而最有效的,便是要用人家的東西就給人家專利費。

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其中。

嬴政順著林阡的想法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她真正的意思,當下便點了點頭:“寡人會找墨家钜子問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