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57~060(第2/7頁)

兩位主將一死一逃,剩下的代北軍不想做無謂犧牲,瞬間放下武器,所有人都選擇了投降。

至此,秦軍伐趙最大的阻礙也被徹底排除。

王翦當即命人整頓軍隊,除留下一部分人看守代北軍外,剩下士兵全都跟著王翦一路疾馳進攻趙國南部,嬴政同時派遣大將李信從雲中、太原出擊,帶兵進攻趙國北方,兩位將領幾乎不曾遇到太多抵抗,連下幾座城池後直奔邯鄲。

不幾日,王翦與李信便在邯鄲與楊端和會和。

一直在外掠陣的羌瘣同樣領兵前來會和,四軍合並,邯鄲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那趙王遷被嚇破了膽,甚至組織不起一點兒有效的反抗,為了活命竟命郭開等大臣前往秦軍大營與王翦商議,決定主動打開城門投降,而條件僅僅只是饒他不死。

王翦自然毫無異議。

幾個將軍手下帶領的士兵幾乎都是他們的親信,死了一個都要心疼好久,能和平接管邯鄲自然不會拒絕。

城門打開後,王翦立刻帶兵入城。

而後直奔趙王宮,殺死倡太後,俘虜趙王遷,抓捕所有趙國王室宗親與朝中重臣。

將趙王遷抓捕看守起來後,王翦又立刻派兵抓捕趙國權貴,抄沒貴族大臣們的家財,同時將趙國百姓與奴隸登記造冊,甚至按照嬴政意思命人給當初活不下去後搶劫了貴族落草為寇的百姓傳話,只要能主動從山林中走出,便能赦免他們的罪責。

現如今的山林猛獸橫行,若非真的活不下去誰又會跑去山林?

於是沒多久,原本逃入山林的趙國百姓也都陸陸續續下了山,回到了自己的家裏。

期間也發生了一個意外。

原本按照歷史進程,廢太子趙嘉會在邯鄲被破後趁亂逃離邯鄲,但因為秦國改變了做法,沒有給予趙國貴族優待,甚至直接派兵圍堵幾個城門,只為防止眾人攜款潛逃,於是乎,原本有機會趁亂逃去代地自立為王的趙嘉竟在收拾好行李準備出城門的時候,被堵在城門口的大秦士兵抓了個正著。

但也不是沒有結局不曾改變之人,如在趙國滅亡一事中出了大力氣的郭開。

按照歷史,郭開因為賣國求榮得罪了所有趙國權貴,所以秦軍在攻入邯鄲後便立刻派人將他接走,就是為了防止他被回過味兒來的趙國貴族們殺了泄憤。可他本人過於愛財,明明都已經離開,卻還是用某種方法說服了秦軍,同意他回家收拾財產,結果路遇盜賊,被輕松取走了性命。

而在現如今,郭開與王翦會和之後,王翦仍舊想要將人提前送回秦國。

但郭開許是看著秦軍將邯鄲城的宗室貴族等人都抓起來了,認為生命安全已經有了保障,竟在一開始就拒絕了王翦將他送走的安排,甚至在家中飲酒作樂,以慶祝自己從落寞的趙國大夫變成了強大秦國的九卿之一。

邯鄲剛破不久,即便有秦國軍隊維護秩序也仍舊顯得混亂。

像是郭開被秦國尊為九卿之一的消息,就根本沒瞞住。

消息傳開後,一直對其信賴有加的趙王遷才終於明白,原來郭開並非他自以為的忠臣恩師,反倒是個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奸佞!

趙王遷差點兒沒被氣死。

但郭開也沒能討得了好,他過於高調,以至於招惹了邯鄲城內無數貴族大臣們的眼,就算他們本人被抓了,可他們的妻眷與親戚可都還在呢。

自家眼瞧著要敗落了,郭開卻反而踩著他們成了秦國座上賓?

稍微有血性一點兒的人都忍不了!

於是盡管知道秦律嚴苛,也仍有一些自由尚且不曾被限制的貴族在宵禁剛過,街上又不曾熱鬧起來的時候潛進郭家,將郭開及其客人——如韓倉等人都殺了個幹凈。

王翦震怒,命人抓住兇手後與趙王遷一並送回了鹹陽。

兇手按律處決,權貴被抄沒家產、放走所有奴隸後仍舊留在邯鄲承受趙國百姓過去一年的怨憤與仇恨——

只要不動粗,罵人與孤立這樣的手段,秦國也懶得管。

何況這些養尊處優,連吃飯喝水都有人送到面前的貴族在成為平民之後,還真不見得能適應這樣的日子,不少人都因為畏懼之後的生活而自殺,一部分選擇了逃亡,剩下選擇認命了權貴們則如韓國舊貴族一般將日子過得灰頭土臉。

他們的安排有舊例可循,不曾驚動了嬴政。

但趙王遷好歹是個諸侯王,大臣們可不敢貿然處置了他,於是在趙王遷送到鹹陽後,其消息便被送到了嬴政面前。

秦國與趙國本就有世仇,嬴政年幼時在趙國又受了不少欺辱,他對趙王可沒有什麽好態度。韓王安他還願意好好養著,趙王遷就沒這個待遇了,在其抵達鹹陽後,嬴政雖然遵守承諾不曾殺了趙王遷,卻也命人將其流放去了房陵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