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57~060

==·亡趙·==

張良得知李牧被殺的消息後,即便尚未深研太公兵法,其敏銳的政治觸覺也讓他察覺到了趙國即將滅亡的氣息。

他甚至與自己的同伴發出了與司馬尚一般的感嘆:“趙國若全力支持武安君抗秦,由於趙國內亂,也許仍舊無法避免趙國被秦國攻占的可能,但起碼時間能支撐到明年,若是天公作美,趙國明年獲得豐收,許是能支撐到後年也說不準。”

“可趙王偏偏愚蠢地賜死了武安君李牧,他自斷臂膀,秦國可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趙國,許是要不了半年就要步上我們韓國後塵了。”

那人一開始還不相信:“李牧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領兵打仗比其他人更好的將軍而已,趙國本就武將輩出,即便再找不到如李牧一般可以與王翦力抗之人,稍遜一線者總有不少,怎可能連半年都無法支撐?”

張良搖搖頭:“你與趙國上下犯了同樣的錯誤。”

“錯誤?”

“是的,你們都忽視了武安君與代北軍一直以來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關系。”張良說著趙國,心裏卻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母國,“武安君不但個人才能出眾,那代北軍還是他一手從代地訓練出來的,軍中將士幾乎個個從小聽聞他的事跡長大,入伍後更是直接進入武安君麾下,在其帶領下沖鋒陷陣,北擊匈奴,抵抗秦軍。”

“少了武安君,代北軍不會有今日之赫赫威名;沒了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的代北軍,武安君也難以與秦軍抵抗,打下如今名聲。”

張良扯了扯嘴角:“武安君一死,代北軍也廢了。”

可偏偏,趙國唯有代北軍能抵抗住秦軍進攻。

韓國一向弱小,國土又處於土壤肥沃的平原之地,除各國攻伐外少有需要動武的地方,所以國內幾乎從未出過有名的將領。

但前些年,韓國也曾出過一個可以改變韓國的人才——

韓非,一個有才到能引來秦王嬴政派兵攻打,只為將其迎入國內為自己效力的人物。

但這樣的人物在韓國時,不但從未得到重用,秦軍打過來後更是被韓王親手送給了秦王,為秦國之強大添磚加瓦。

這六國啊……

張良搖搖頭,突然心灰意懶。

-

事實正如張良預料那般,李牧一死,代北軍瞬間大亂。

被趙王遷派去接手代北軍的趙蔥與顏聚二人,在親手殺害李牧後便被代北軍視之為生死仇敵,根本無力掌控代北軍。

別說是對抗王翦了,就算是想帶兵回援邯鄲,也根本無人聽命。

原本鳴金收兵停止進攻的王翦突然出兵,直接打了趙蔥與顏聚二人一個措手不及,偏偏代北軍毫無戰意,對上秦軍後戰鬥力大打折扣,幾乎瞬間潰敗。

交戰一場,秦軍一掃之前憋屈,將代北軍打得落花流水。

王翦也不知是否從李牧之死中得到了靈感,次日交戰,於陣前喊話階段特意命人在陣前大吼——

“趙王殺李牧,是因李牧不聽君令!”

“你們可知君令為何?”

“竟是那趙王被包圍邯鄲的楊端和將軍嚇破了膽,想要讓李牧放棄代地回援死守邯鄲!”

“李牧為你們代地都丟了性命,你們難道還要為這麽個貪生怕死、聽信讒言、不顧你們家人死活的趙王賣命嗎?”

此話傳入趙蔥顏聚耳中,他當即意識到不妙。

二人即刻下令命手下安撫士兵,直言秦軍妖言惑眾,陣前出言只為擾亂軍心,其所言半個字也不能相信。

可這話從兩個殺死李牧的將領口中說出來,簡直不要太滑稽。

不但沒人相信他們的話,代北軍反倒覺得他們避重就輕、閃爍其詞,認為秦軍所言句句為真。

於是代北軍徹底沒了戰鬥想法。

若非他們從未有過不戰而降的先例,只怕能當場給趙蔥顏聚二人表演一個戰前投降。

可即便如此,趙蔥與顏聚二人也明白大勢已去。

趙蔥為趙國宗室,家人都在邯鄲生活,尚且不敢因此而輕舉妄動;顏聚本就是齊國人,家人至今生活在齊國,眼瞧著此戰已經毫無勝利的希望,怎可能願意將自己的性命賠在戰場?

於是這場交鋒結束,不等趙蔥反應過來,那顏聚便趁夜偷偷帶著心腹跑了。

趙蔥次日得知此事,簡直心神俱裂。

他想要隱瞞這個消息,卻不料膽小的心腹在驚慌失措之下不小心被人看出了端倪,於是不一會兒,主將顏聚已經連夜逃亡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代北軍。

主將逃亡是何等打擊士氣的事?

代北軍本就毫無戰鬥信念,此消息一出,別說戰鬥了,代北軍一上戰場,剛與秦軍交鋒便直接丟下了武器束手就擒。

趙蔥慌了,當即策馬想要逃跑。

王翦見狀立刻帶兵騎馬追擊,又有代北軍想為李牧報仇而趁勢攔路,於是也就小半個時辰的功夫,那趙蔥甚至都還不曾徹底逃出戰場,便被王翦追上一刀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