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3/7頁)

第二場的雜文考試,是李青文到京城後下最多功夫學習的,也是他把握最小的一科。

之前的兩年鄉試,雜文考的都是詩和賦,所以私塾裏重點教了這兩種,李青文做的詩和賦夫子給的評價是中上等,意境有之,靈氣不足。

對於這點,李青文覺得自己受了前世的理科生經歷所影響,即便再苦學幾年,恐怕在這方面進展也緩慢。

因為早就心裏準備,第二日考試時,看到果真是格律詩和甲賦,李青文也沒甚意外。

格律詩他們平時多意五言六韻十二句練習,因為沒有限制韻,李青文就把自己被夫子誇獎的一首詩,精改之後謄抄到上面。

賦題講究對仗工整,押韻準確,比詩詞難多了。

李青文書《北行賦》,第一段寫的是,旅人北上,秋風肅殺,前路茫茫,第二段描寫踏出印滿戰爭痕跡的關口,漫天白雪,冷霜欺木,第三段則寫冰雪千裏,行路艱,百獸走,埋白骨的種種,第四段,冰封寒嘯之中,旅途盡頭,梅花落雪,轉眼春。

這是李青文十三歲那年隨著江淙去往邊城一路的感想,當年的心境如今只記得二三,隨著洪州的府兵被赦免,回頭再看當年的經歷,絕望和艱難少了些,更多的是到達後的驚喜。

無盡旅途的絕望中的希望和暖意,以及絕處逢生的驚喜。

因為是親身經歷,這首賦中摻雜了感情,比別的更加生動幾分。

不比第一天的遊刃有余,第二天,李青文放下筆時,後背都濕透了。

他寫好後,考場裏突然暗下來 ,陰雲蓋頂,要下雨了。

因為黑,考場裏點起了燈,李青文已經檢查過,一直到鼓聲響起,他都沒有再動筆。

第二日的考試剛考完,下了暴雨,雖然熱氣被驅散了,但雨水把人淋個精透,待三個人跑回客棧時,從頭到腳最少能擰下半盆水。

好再客棧裏的人都是機靈的,早早的備好了溫熱的洗澡水,三人輪番洗幹凈。

一下雨,就多了幾分涼意,李青宏洗完澡特意給李青文要了姜湯,怕他受涼。

結果,睡了一晚上,李青文神清氣爽,李青宏和李青勇兩個人反倒啞了嗓子,額頭發燙。

外面的雨還沒停,李青文堅決不讓倆人去送自己,在考試之前,請了大夫給他們看病問藥。

他們倆體格不差,不至於因為一場雨就病倒,只是這兩天太過緊張,沒睡好,精神不濟,所以沒擋住邪風。

披著蓑衣到了考場,李青文的袖子和褲腿還有是有些濕,時間還早,他用帕子仔細擦幹凈,尤其是手,卷面整潔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時務策這種篇幅長,字數多的考試。

時務策是三場考試中最沒有懸念的,依舊是任選五題,自問自答。

李青文第一篇寫的就是救濟賑貸、設立常平倉,風調雨順時朝廷和各地官府大量收糧食,價格不要太低,以免米賤傷民,災害時放糧出倉,抑制商戶對糧食價格的推波助瀾。

第二篇是腐熟的糞肥和綠肥的使用,並州和洪州就不用說了,據李青文從邊城的官兵口中得知,大梁各地對糞肥不太重視,土地一茬茬的長莊稼,很容易耗盡肥力。

第三篇建議減免稅賦,因地定賦重,第四篇明黜陟,第五篇各地土貢的規整。

這些是早就在頭腦中醞釀好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好了。

第三場考試結束,天正好放晴,甫一出貢院,清涼的風吹來,遠處天邊懸掛一道漂亮的彩虹。

看著那彩虹,李青文想,如果遠在邊城的親人也能看到,那就更好了。

李青文考了三天試,只是有些疲累,李青宏和李青勇則是趴下了,軟綿綿的問他考的如何。

和私塾的同窗們相互問候後,李青文拉著他倆回外城,到了鋪子,蘇元寶這個漂亮的寶貝正坐在那等著他,李青文吃力的抱起自己的“大禮物”,緩慢的轉了一圈。

被蘇元寶的軟軟嘴巴親了兩口,李青文喟嘆一聲,疲勞盡掃,擼起袖子給小家夥做了個南瓜雞翅。

知道他今天考完,蘇樹清帶著蘇元寶在這裏等,看到他們哥三個回來,一個精神奕奕,兩個身體發熱酸軟,一時竟然分不清到底是誰去考試。

晚些時候,李青卓也回來了,穿著大理寺的官服,因為人生的好,硬是把沒型的衣服給撐了起來。

李青文也一陣子沒看到二哥了,看他這般,不知咋的就想到了城門口的那個官兵,可能倆人都是人襯衣服的緣故吧。

李青宏和李青勇躺下喝粥,也沒阻擋李青文他們吃了頓豐盛的,吃完時間晚了,蘇樹清和蘇元寶叔侄在後院留宿。

蘇元寶穿著紅色的肚兜,白色軟軟的肉肉露著,像是年畫娃娃一般,李青文沒忍住,揉搓了一通,小家夥的眼淚都笑的飚出來了,李青文摟著他講了好幾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