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4/7頁)

講著講著,李青文先睡著了,蘇元寶大眼睛也慢慢閉上。

第二天,李青卓和蘇樹清一同出門,李青文考完一身輕松,跟蘇元寶好好的耍了一通。

偶爾,前面忙不過來時,李青文去幫忙,蘇元寶乖乖的跟在他的屁股後面,像是個聽話的小尾巴。

李青文再次看到了徐青元,看著他旁若無人的啃著羊骨頭,可以看得出來,夫子是真的喜歡吃。

他吃完離開前,李青文特意裝了滿滿一兜子的南瓜餅。

李青宏種了許多南瓜,下來後,就在鋪子裏掛了個南瓜餅的木牌,算是招牌特色。

一出來,深受小孩子和老人的喜歡,不少人都是專門沖著南瓜餅來的。

蘇元寶也不例外,十分喜歡。

南瓜餅是用糯米粉、粘米粉和南瓜泥做的,因為他們用的是高粱糖稀,價格不高,如果有小孩子來,一個兩個的餅也賣。

自從朱純和秦林將高粱秸稈制糖的事情上報給朝廷,這幾年北方很多地方都種高粱,糖稀便宜,連帶著白糖也比從前降低了價格。

等李青宏身體好了,李青文不得不先把眼淚汪汪的蘇元寶送回蘇家,跟李青久等人去了趟碼頭。

李青文坐過一次船,到過這個碼頭兩次,現在跟從前相比變化很大,遠處的船只很多,碼頭旁邊多了幾片窩棚似的小房子,裏面進進出出的人瘦弱,神情麻木,短短的三年時間,這裏好像成了貧民窟。

窩棚挨著窩棚,其中流著臭哄哄的臟水,又因為靠近海邊,腥臭氣很重,往裏走時,還看到了光著半邊肩膀的女人,毫不避諱的同面前的男人討價還價。

使了些錢,他們在這裏尋到了一位帶路的,在他的帶領下,李青文走了幾戶並州老鄉的家。

生活的磋磨讓他們聽到同樣的口音,眼中也不會有半點波瀾,李青文找到了老家隔壁村子的兩家人,當初逃荒時,每家人都是十幾口子,現在親人過世數個。

為了過活,老人和孩子每天走十幾裏地去旁邊的鎮子上撿菜葉子,女人縫補,男人在碼頭抗貨物,勉強沒餓死。

從前,不敢如何,家裏還有幾畝薄田,流落他鄉後,衣食沒有著落,十分艱辛。

他們也想早點回家,但沒有錢,這一千裏路就宛如天塹,斬斷了所有的念想。

李青文問他們想不想回家,不管男女老少俱是痛哭落淚,點頭不已。

聽說李青文要助他們回家,這些人跪倒在地,額頭都磕青了。

在碼頭逗留了三天,李青文跑遍了這一片,攏共尋出來三十多戶並州人,有柳山縣的,也有別的縣的,留下一些錢物給他們,讓他們盡快收拾,一同趕路,趁著天冷之前趕緊回鄉。

本來李青文是想給他們尋個商隊,一同走,但這些人都說不用,不想讓他再破費,對著李青文千恩萬謝。

解決了這個事情,李青文正要返回京城時,北面來了一艘大船,隱約聽到有人喊“臨肅”,他不由得停下腳步。

雖然隔的有點遠,但李青文看這艘船就認了出來,是他之前乘坐的那個。

從前在船上時,到底受了船老大他們的照顧,李青文想等一等,等船停了,上去打個招呼,再給他們弄些酒菜吃吃。

存著這個念頭,李青文就沒有離開,在關卡外面站著。

大船拋錨,還沒停穩,船邊便有人發出嘔吐的聲音,然後有狗“汪汪”的叫起來。

聽到狗叫時,李青文愣了一下,擡頭盯著大船,看到有人往下背東西,並見到什麽狗,剛才激動的心又恢復如常。

東西背了半個時辰,碼頭上有力工紛紛迎上去幫忙,然後李青文就看到有人扛著一個棕色的東西下船,下到一半時,那個棕色的東西“嗖”的一下跳到地上。

動作靈活而又熟悉,李青文忍不住喊了一聲,“桃子!”

然後,那個棕色的東西猛的轉過頭,看向李青文,興奮沖他跑了過來。

從來沒看過這麽大的狗,官兵嚇了一跳,剛要舉起長矛,李青文趕緊迎上去解釋,“它不會傷人的,不用害怕……”

還沒說完,大狗飛過來,將李青文撲倒在地,長舌頭飛快的舔起來。

李青文後腦勺著地,早有準備,不是很疼,抱著毛茸茸的大腦袋,激動的問道:“桃子,桃子,你跟誰一起來的?”

桃子當然不會回答李青文,反而回頭叫起來,然後船上下來的一條條狗都奔了過來,一群狗狗圍著李青文,尾巴搖成了一群毛毛雨,場面極其壯觀,周遭的人都看傻了。

只有毛毛,雖然十分渴望靠近李青文,但還是克制的威喝其他狗狗。

因為毛毛發令,被舔的暈頭轉向的李青文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他扶著毛毛,帶著一身的狗毛將將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