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紫宸殿中,二十多位朝中重臣齊聚在此。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乃天子,龍體向來康健,龍精虎猛,立太子也就罷,如今又要禪位給太子,老臣等實在舍不得陛下。”

見太和帝實在沒有動容之色,又有大臣拿江山社稷來說事:“陛下忽然立太子,忽然又要禪位,朝中動蕩,時局不穩,實在不能如此匆忙,陛下哪怕不看著朝廷,也要看看江山社稷。”

那話意儼然是,就算你想禪位,你也等等啊,連著搞事,這是想要翻天覆地啊。

“田大人所言甚是,還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太和帝神色動容、惆悵、感慨萬千,良久才嘆了口氣,道:“諸位大人都是大梁的中流砥柱,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其實以前諸位大人讓朕立太子的話,朕不是沒聽進去,只是朕不知如何抉擇,朕不舍、不忍,總想尋得兩全之法,勿要讓朕的兒子經歷嘉成年間的奪嫡之慘烈。”

這是太和帝自繼位以來,第一次在人前談論當年諸王奪嫡之事。

“朕經歷過,才懂得這也是最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時刻。朕總想著朕的兒子也許不會,總是抱著僥幸心,可隨著時間過去,朕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奢望,皇子成年,即使是他不動心思,總有無數人在背後推著他往前。”

說到這裏時,太和帝往下面掃視了一圈。

問心無愧之人自是穩如泰山,那些問心有愧之人,免不得又往下低了低頭。

“其實也是朕想岔了!”太和帝長出一口氣道,“此事越拖只會越亂,不光宮裏亂,朝堂上也亂,所以朕才想來修正朕之前犯下的錯誤,朕為何先立太子又打算禪位,你們都是朝中老臣,輔佐朕多年,應該懂朕的意思才是。”

太子終究是太子,只要他一天沒登基,他就是太子。只要沒登基,就還有斡旋的余地,例如把這個太子弄死,或者讓太子失寵、失德,總之把太子弄下去後,大家自然又回到同一起點,再次競爭。

那太和帝立這個太子還有什麽意義?

如果立太子還不能讓你們死心,那直接傳位如何?徹底絕了你們的心思。

畢竟大梁遵循嫡長制度,只要太子登基,哪怕他哪天死了,皇位也只會是他的兒子繼承,而不會是兄弟。

太和帝的話令人深思,見大多數人都沉默著,即使有人有異議,也不敢在此時出聲。

“你們都退下吧,朕說的話你們都好好想想。”

一眾大臣魚貫退出大殿,臨走前望了望太和帝沉著的臉龐,心想這次陛下是動真格的了。

.

就是讓他們以為在動真格。

時間倒回一個多月前。

魏王對無雙說,他會去問問太和帝有關安王之事,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去了。

到時,太和帝正在用膳。

見魏王來了,就留他一同用膳。

這是多年來,父子二人第一次在如此氛圍下相處。太和帝也看出魏王找自己是有事,便讓一旁服侍的人都下去了。

食不言寢不語,用膳時二人都沒有說話。

太和帝用膳歷來節儉,無需擺滿一桌,無需多昂貴難得的食材,只是普普通通六個熱菜,兩個涼菜,一個湯鍋。

聽著似乎不少,但對一個坐擁天下的皇帝來說,算得上是節儉了。而且太和帝一個人用膳時,從不用大盤大碗,每碟菜的菜量不過是普通的一半,如此一來,既不顯寡淡,又避免鋪張浪費。

這個習性曾被很多宮妃效仿,魏王似乎也並不陌生他這種用膳的方式,與太和帝一樣,面前放著一碗粳米飯,默默地吃著。

其實若是無雙在就能發現,魏王用膳的姿勢和太和帝簡直一樣,宛如一個模子裏刻出來也似。

吃罷了飯,放下筷子。

若在平時,會有內侍適時為太和帝遞上擦嘴的帕子,可現在人都被遣下去了,太和帝擡起了手才想起來。

正想收回,手邊被人遞了一塊帕子,正是魏王遞過來的。

太和帝接過來,擦了擦嘴,放下道:“找朕有什麽事?”

魏王又回到他側面去坐下,道:“兒臣想向父皇打聽一些安王的事。”

“為何會打聽安王?”

顯然比起無雙,魏王要縝密的多,腦子也要夠用的多。無雙沒辦法避開自己重活去說清楚這些事,但魏王可以。

他輕描淡寫地說自己查晉王,查出了些端倪,這些端倪似乎與安王與胡太妃有些牽扯。他說了那個教晉王識字讀書的老太監,又說了那個打從晉王出生就照顧他的老嬤嬤。

……

所以說聰明人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

看似魏王言語莽撞,上來就直奔主題,但他說起主要內容時,卻只是輕描淡寫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