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二合一123-124……(第3/5頁)

甚至還有食客問:“老板,若我攢了十張禮券呢?”

沈憐雪正忙著做煎餅,沈如意替她回答:“阿叔,你有多少,都能換多少,就看你吃不吃得完。”

食客們哄堂大笑:“好吃,就一定吃的完。”

沈如意語氣裏有著讓人開心的輕快:“那,團團煎餅提前謝謝阿叔惠顧哦。”

————

一開始在商議的時候,裴明昉就道:“先同食客說,你就準備了兩千張,先到先得。”

“但也要同他們說清楚,晚來的不一定沒有,為了讓所有食客都能領到,要額外加做。”

裴明昉聲音透著笑意:“這樣一來,食客就會知道你生意火爆,到時候食肆開張,他們會先去登門兌換,不會拖著不兌,因為他們都覺得會有很多客人,去晚了不一定還能兌上。”

“一開始能引得大批客人,這些客人又會一傳十十傳百,口碑和客流自然而然便會帶起,等到禮券都兌換完,客人也不會變少太多。”

沈憐雪的手藝到底如何,裴明昉大抵都嘗過,能叫他那挑嘴的母親和侄子贊不絕口,想來一定能吸引回頭客。

物美價廉,美味幹凈,即便只是販夫走卒也吃得起,生意自然不會差。

裴明昉對沈憐雪是很有信心的,因此,在沈如意同他商量禮券之事後,他還能舉一反三,給了後面一系列的發放方式。

就連看過《菜譜》的沈如意也自愧弗如,她爹真不愧是宰執,在指定規章時真是信手拈來,連想都不用深想。

裴明昉看女兒一臉崇敬,不由摸了摸她的頭:“爹爹整日都同那些老宰執打交道,每日做的就是這樣的差事,自然熟悉。”

他制定和議論的都是國家大事,牽扯到萬萬人之身家性命,每一個新的政令頒布,背後都經歷過短則數月長則數年的評議。

因此而言,這間小小的食肆,即便沒有沈如意的這個奇思妙想,裴明昉不用動用裴家都能讓賓客盈門。

最主要的還是味美價廉,東西是一頂一的好。

沈如意想了個成語:“大材小用?”

裴明昉跟沈憐雪不由一起笑出聲。

兩個人對視一眼,沈憐雪道:“多謝大人費心,如此便按大人所言來辦。”

裴明昉擺手:“不,倒是我要謝過團團和沈娘子,倒是給了我些許深思。”

沈憐雪有些驚詫:“團團這奇思妙想,還能給大人深思?”

沈如意咧嘴笑了,特別得意:“娘,說明團團很厲害!”

裴明昉眼睛裏的笑意流淌出來,他溫言解釋:“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一個國家同開設一間食肆,其實也是有些相仿佛的,本質上來講,國家也需要賺錢,賺來的錢,讓國家裏的所有人都生活幸福,即便是庶民也能生活下去,不會被逼迫流離失所,無以為系。”

“團團這個禮券的主意其實不錯,若是收商稅時可試行,比如商稅實交則發放禮券用以兌換各路票引,這種優惠,相信許多大商賈都會心動。”

“畢竟,也不是人人都願意偷稅漏稅,這畢竟要承擔風險。”

裴明昉說得就有些深奧了,但沈如意卻奇異地聽懂了:“爹爹,可他們還是要多交稅,願意交的一定會交,不願意的即便優惠也不會交,還不如給早交稅的人多發禮券,然後逐日或者逐月減少,這樣,一直積極交稅的人會更積極。”

聽到女兒的話,裴明昉眼睛都亮了。

他比剛才的沈憐雪還要驚訝,簡直是不可置信地看著小女兒,似乎在看什麽稀世珍寶。

“團團,你是怎麽想出來?真是叫我頗為震驚。”

裴明昉看著女兒問,他的震驚是藏都藏不住的。

沈如意沖父親笑笑,很是理直氣壯:“畢竟要賞罰分明,照功行賞,且嘉言懿行,只有後來者看到前人之裨益,才會效仿。”

這話說得比裴明昉還咬文嚼字,落在沈如意身上,卻一點都不顯得突兀,反而有種返璞歸真。

這些自然不是沈如意小小人兒能深思之言,其實是她的師父前世所教導。

師父一心向善,總是說嘉言懿行,沈如意小小年紀便也記在心裏。

裴明昉贊嘆道:“吾兒聰慧,堪比當世大儒。”

這誇獎實在有些厚重,沈如意栽倒在母親懷裏,臉上笑容不落,終於還是有些羞赧。

裴明昉同沈憐雪對視一眼,沈憐雪沖他抿了抿嘴,一句話都未多言,但裴明昉卻看懂了沈憐雪的意思。

他只是低聲笑著說:“我女兒就應該聰明。”

一晃幾日過去,禮券也已發出過半,當每一日生意都更上一層樓時,沈憐雪便跟沈如意感嘆:“你們父女,真是厲害。”

或許都被那兩千張的定量激勵,過來買麻醬饅頭和糖三角的食客都增多了,沈憐雪和白柔兒每天都要揉更多的面,明日次從十幾蒸籠幾乎要賣過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