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二合一123-124……(第4/5頁)

且不提娘幾個累卻也快樂,臨近甜水巷一帶,甚至蔓延至南牌坊街,百姓閑聊時也會問:“你有禮券嗎?”

甚至有以前沒聽過團團煎餅的食客,也會因為禮券慕名而來,想要看看光憑鋪席兩月開起食肆的食物到底有多美味。

可以說,煎餅帶來了附近的食客,而禮券卻把未聽過煎餅的食客吸引而來。

就連提出這個“促銷手段”的沈如意都沒想到,不過為了宣傳食肆而發放的禮券,反過來把煎餅帶火了。

沈如意看著眼前絡繹不絕的食客,同母親感嘆道:“也是美味佳肴太少,咱們這麽花樣繁多的美食,一定可以征服汴京百姓。”

沈憐雪好笑地用手肘敲了敲她肩膀:“莫要胡說。”

沈如意嘿嘿一笑,便又跟眼前的食客捧起笸籮:“嬸娘好,盛惠十五文,這是您的禮券,請收好。”

她一邊收錢,一邊從自己身上的小圍裙口袋裏取出一張細長的白布。

白布上有些隱約的暗紋,上面寫著團團煎餅,一文字樣,下面是沈如意的花押和東汴河大街街道司的花押。

翻過背面,則是小字,寫的是每十文抵扣一文。

這張禮券很簡單,也不大,即便有十來張都可一起放入荷包,還有些綽綽有余。

那面生的食客接過禮券,下意識摸了摸,然後便低著頭匆匆走了。

沈憐雪正忙著攤煎餅,沈如意在數錢,誰都沒注意這個並不顯得奇怪的客人。

之後一連三日,慕名而來的食客太多,以至於禮券發放很快,到了二月初七,這兩千張便全部發放完了。

沈憐雪站在攤位後,同食客們說了這個好消息:“之前承諾的兩千張已經發完,我們已經提前趕制了新的禮券,從今日開始發放,這一次大約有一千張,同樣先到先得。”

正在等著取煎餅的食客很驚喜,後面也有人問:“還有一千張啊,那我明兒還來!”

沈憐雪學著女兒的話語,笑著向面前的食客解釋:“承諾要發,便一定會如數發放,絕不會敷衍。”

食客們就道:“好嘞,老板明日多準備些肉夾饃,來晚就買不到了。”

沈憐雪點頭,沈如意就道:“好,一定一定,明天見哦。”

今日忙完,依舊是天擦黑。

不過此時已過了立春,傍晚天色越發明亮,能忙到這個時候,也說明生意比平日裏要好得多。

四人推著空空蕩蕩的推車往家走,路過臨街的樓屋時,沈憐雪便往上喊:“大姐,大姐。”

孫九娘推開窗戶,低頭往下看來:“我就來。”

今日他們要吃火鍋,特地叫了孫九娘和鄭欣年,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火鍋好準備,高湯都是提前熬好的,沈憐雪調試了兩重口味,一種是排骨湯,另一種是略微有些味重的辣雞湯,這兩種到時候都會放在店鋪裏,給食客選擇。

今日他們要吃的就是辣雞湯。

雞湯裏放了蔥姜芥子和麻椒,味道是又麻又辣,卻很驅寒,冬日裏先喝一碗湯,渾身的寒氣都被逼出,舒坦得很。

孫九娘領著鄭欣年上門時,廚房裏已經擺好了新定做的銅鍋。

銅鍋下面是炭匣,中間有個高聳的煙囪,上面正冒著煙氣。

銅煙囪四周是一圈圓鍋,裏面的辣雞湯正在咕嘟沸騰著,孫九娘一進來就能聞到辛辣之味。

“哇,這湯底是新熬煮的?”

孫九娘好奇地問,卷起袖子過來幫她們端盤子,沈如意招呼鄭欣年跟她一起看地上放著的碗碟,聞言道:“是呀九嬸嬸,這也是咱們食肆的招牌,今日請您跟年年哥品鑒。”

孫九娘笑著把各色菜肉放到桌上,邊放邊笑:“我今日還去看過,桌椅鋪面都灑掃幹凈了,就連菜單木牌也都做好,陳六郎正在讓人掛墻。”

沈憐雪她們忙得腳打後腦勺,這幾日實在沒時間過去盯工,好在陳六郎用心,孫九娘也每日都過去瞧一眼,這才一直順利。

“多謝大姐,你辛苦了,往後大姐就不用再叫外食,直接鋪子去吃便是了。”

孫九娘也不同她客氣,道:“那好,我可想椒麻拌面了。”

沈憐雪笑道:“管夠。”

他們這邊說著話,那邊鄭欣年看著沈如意正在擺弄的瓷碗瓷碟,一眼就看出裏面的關鍵。

“上面的梅花數量代表售價?”

這個點也是裴明昉提出的,他道即便盤碗分出顏色,亦或者讓食娘子和掌櫃背下食單,卻也會因為人多而忙亂,因此,每樣食材的碟子上都要標好價格。

比如說,用來涮鍋的素菜都是四文,那麽便統一用小竹筐,輕便便宜,特殊又好記。

而葷菜比如說羊肉雞肉雜碎等,都用標注有兩朵四瓣梅的青瓷碗來盛放,同款式還有四瓣雙梅碟,這樣若是選兩個麻醬饅頭或者糖三角,亦或者一碗椒麻拌面,都是一樣價格,好算也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