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2頁)

雖然還有廣大的男神能夠婚配,但對男神來說,女神總是多多益善,於是神明之間的復雜關系,就好像是一張龐大的圖譜。

巫祝的學識之中,這一處占的比重起碼有三分之一,而巫祝對鬼神的祭祀上,很多時候都是在調解這些亂七八糟的男女神的關系,這些神並非是純粹的無欲無求的那種,而是人性居多,如人一樣會有偷情之類的事情。

此外有些神還是偷情的產物什麽的。

這些產物包括但不限於河中的大魚王八,天上的飛鷹,地上的白虎,夜間可能有的遊鬼之類。

其中也有正統的夫妻關系誕下的神,比如說日月相合則有星,如此星便也是神,數量繁多什麽的,誰不希望自己多子多孫多福壽?神更是如此,也更應該有這份能力。

各個星的名字,不說全部命名,也要把能夠區分的那些命名,大兒子,小兒子,大女兒,小女兒,依次排列,還要都給起名,這種又像是星象學家的本職工作了。

山川河流,也要如此,山是什麽山,有什麽樣的傳說,河是什麽河,是怎樣得來,山河相依又是怎樣的故事,山上的樹木若是長得特別點兒,也要有特別的名字,若是被雷擊打了,燃燒了,燒成灰燼了,必是惹了哪位神的眼,而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因為那棵樹的私生子身份暴露了。

哪位神偷情留下了種子,被妻子發現了,然後轟轟烈烈一場天打雷劈,結果私生子就死了。

這種明晰了譜系的私生子,即知道其父母神是誰,主要是父神是誰,就能在鬼之中占據一席之地了,所謂不當神,即成鬼,陰陽兩套系統因此有了互補。

再有人間帝王功過,哦,這時候還都叫做大王,對方死了之後,巫祝就要根據朝臣們給出的評價,來給對方一個當神還是當鬼的歸類,以各種名號定下這個類別之後,就是職權的劃分。

殺死大王的,被大王殺死的,還有如同很多國家包括大王的身世上都要賦予的傳奇色彩,這個時候的轉世之說也有了,哪位鬼神到人間一遊,成了大王,大王死了,就是鬼神歸位,因此有了什麽異象。

凡此種種,定下之後就要寫祭文,就要祭祀,就要稟告天地鬼神,這個時候,如果說有什麽破壞了祭祀,比如說狂風,驟雨,甚至是一些意外事件剛好在此時發生,湊一個“人禍”出來,就證明天地鬼神對這件事不滿意,需要重新斟酌。

下一次針對這件事的祭祀要加重禮等等。

此類事情都是口口相傳,大人說得口幹舌燥,喝了好幾回水,紀墨聽得也是口幹舌燥,不停咽吐沫,就是寫志怪小說歷史傳記也沒這麽用心啊!這不就是要寫一部神話傳說嗎?

自己在寫小說上可沒什麽天賦啊!這些東西看著簡單,好像沒有邏輯也行,其實內裏有一套自帶的邏輯,就好像宙斯是種馬,某神自戀男,某神極忠貞一樣,這些鬼神都被賦予了性格,前人定下了模板,後人就不能出框,否則就是謬解,而對巫祝來說,謬解的結果是什麽,必然是死無全屍啊!

值得慶幸的是,這份鬼神譜系,傳到紀墨這裏時,需要他學的不過是幾百人的規模,天上地下分一分,再把那些雜七雜八的去掉,也能捋出幾條主線來,不至於讓記憶太過雜亂,為難的是這到底不是聽小說,聽個爽就行了,還要用心記,不能流於紙上。

鬼神的名字,可以說,但不能用筆寫,記下,記下,這一條也是專業知識點。

這下連做筆記也不行了。

紀墨現在還有做筆記的習慣,起碼在知道這龐大的譜系是要記的時候,他就請示了大人,用一種“自創文字”來縮略畫成圖形,隨著圖越來越大,補接了幾塊兒羊皮之後,大人看著那個圖,也漸漸多了些沉思。

開始紀墨只是為了自己能看懂,日神寫“日”,月神寫“月”,略去“神”字,後來發現這些鬼神的名字也是記憶難點,不得不又在下頭加括號補充上名字。

圖表擴大之後,大人似發現了這種記錄的好處,連續幾天都在給紀墨講這些,希望圖表盡快完整的樣子,而在這個過程中,紀墨的“自創文字”也被對方學了個七七八八,不用紀墨指著朗讀,他就自己能夠區分哪些是哪些了。

紀墨駭然之余,又發現自己那“鬼神庇佑”的名字更響亮了,在大人的默許中,府中眾人已經不敢正眼看紀墨了,見必行禮,行禮必低頭,更為恭敬。

未成巫祝,而威勢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