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古法今用(第2/2頁)

它湯鮮肉嫩,各種不同的鮮味相互交融、相互襯托,可謂鮮中之鮮。

而無論是蝦還是豆腐還是蛋,都對火候的要求非常高,每一樣都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體現菜色本身的鮮嫩。

範若子廚藝高超是不用說了,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看得見,他剛才鍋不離灶,全部都是用旁邊那個旋鈕調的溫。而此時,李三司菜一入口,就眯起了眼睛,露出了享受的表情,過了一會兒才說:“上次吃這道菜,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印象非常深刻。沒想到不是我記憶的美化,是這道菜真的就有這麽好,比記憶中更好了。”

此時,直播間的彈幕上,口水早就已經流成了河。

好多人都在表示,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親自試一試,也有魯地人表示,他媽就會做,火候確實很難把握,一不小心就會做老。

還有人注意到了關鍵問題——

“這個火候要求這麽高,但紀師傅的鍋就沒離過灶。”

“燃氣灶的控溫也沒這麽牛逼吧?”

“簡直是電磁爐級別的了。”

“但這是明火!”

“老祖宗的技術,這麽牛逼?”

許問聽著李三司和範若子交流,自己則在一直留意著彈幕。

這時彈幕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笑了起來,道:“說到這個灶,正好可以講個故事。”

“之前擬定五味齋修復方案的時候,我誤判了這個灶的結構,把它當成了普通的七星灶。正式修復開始,我們發現這個灶的結構比我們想象中更復雜,但當時它塌了一半,完整結構很難復原。”

許問一邊講解,一邊出示了當時的原始照片。

就像當初流金竹剛剛被發現時一樣,這灶灰撲撲地倒在垃圾堆裏,一點了不起眼。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請另一個人來講。”許問一邊說,一邊向著旁邊示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