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番外之草裏珠(第2/3頁)

蓋因其前陣子想向太後靠攏,可惜太後沒看上他,始終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他這是要借著豫王發作發作,好讓太後知道他在朝堂中的能耐與對皇帝的影響力,從而改變主意來拉攏他。

於是王千禾也加入了戰隊,附和道:“平日裏豫王殿下風月荒唐也便罷了,軍務關系社稷安危,豈由得這般存心攪撥?望陛下明鑒。”

豫王瞥了一下他兩人,又斜眼看另外兩個閣臣:“兩位大人也打算一起罵?”

謝時燕尷尬地笑了笑,擡手喝茶,茶杯舉起來放不下,袖子遮了半邊臉。

楊亭皺著眉,一臉不認同之色,但只搖頭,沒有開口。

首輔李乘風病得厲害,早已請了長假,人不在場。

見四位閣臣罵的罵、反對的反對,豫王轉而又問皇帝:“皇兄也覺得臣弟行事荒唐?那正好,臣弟還有一場雜耍沒看完,這便回去繼續看。”

他起身敷衍地拱拱手,就要告退。

李子仰、李子仰……景隆帝反復默念這個名字,靈台隱約閃過微光,可又一時抓不住。眼見豫王要走出殿門,皇帝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驀然開口:“回來!”

豫王腳步停頓了一下,繼續走。

皇帝沉聲道:“叫你回來!”

豫王不甘不願地轉身,走回殿內。

“說說你舉薦此人的理由。”皇帝道。

豫王哂笑:“此人與臣弟有舊,臣弟出於私心舉薦的他。”

閣臣們聞言更是鄙夷與氣憤,唯獨楊亭似乎覺察出什麽異樣,悄悄審視起了豫王的神情。

皇帝盯著豫王看了許久,忽然淡淡一笑:“那行,就他了。”

眾閣臣大為震驚後,紛紛離座跪地,勸諫皇帝收回成命,不可由著豫王胡鬧。

愕然之色從豫王眼中一閃而過,他直視皇帝,神情有些復雜。

兩兄弟一個坐在龍椅,一個站在殿中,就這麽隔著苦勸不止的閣臣們,久久對視。半晌後,豫王轉頭,對著得抗議聲最大的焦陽道:“李子仰此人,出身將門,驍勇善戰自不必說,更難得的是性情沉毅,不驕不躁。其父乃是前任遼東總兵,被血瞳刺客刺殺身亡,他既未沉淪仇恨,也不願承襲父蔭,從低級將領一步步累積戰功,又曾在寧夏玉泉營與韃子交鋒數次,每仗必勝,但從未輕率深入敵境。這樣一個進退有度又了解北漠軍情的將領,任大同總兵綽綽有余。

“‘朋交幾輩成新鬼,猶自談笑向刀叢’——孤從未見過此人,但識人未必要見面,從其經歷、戰績,乃至所著詩文中便可窺其心性。這個解釋,諸位大人滿意了麽?”

這些話,是給閣臣們的解釋,還是說給他這個皇兄聽的?景隆帝沉默了。

閣臣們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楊亭拱手道:“此事重大,還請陛下定奪。”

皇帝只問了一句話:“大同衛都指揮使呢?”

“名單裏剩下的,哪個與李子仰合得來,就哪個唄!”豫王哈哈大笑,振袖而去。

豫王的這個舉薦,閣臣中兩人贊成,兩人反對,但內閣的意見只是參考,決定權在皇帝手上。

眾臣告退後,藍喜上前,一邊給皇帝揉按太陽穴,一邊輕聲道:“夜深了,皇爺更衣就寢罷?”

皇帝正閉目養神,對抗一整日思慮帶來的隱隱鈍痛,聞言那道靈光再次閃過靈台。他驀然睜眼,失聲道:“更衣。”

藍喜忙招呼內侍過來更衣。

皇帝卻揮退了內侍,說道:“‘更衣’,朕想起來了。”

去年六月,蘇晏生辰那日,正是在這養心殿,由他親手給舉行了三更衣帽的冠禮。兩人因為天水香險些越界,蘇晏半醉半醒之間,貼在他的胸口,含含糊糊地說了一番話:

“這是在戰場上麽,鼓擂得這麽緊,想必戰況危急……別擔心,我幫你發掘人才,戚敬塘、李子仰、王安明……還有於徹之……哦,他已經在兵部了,這些都是文韜武略的名將,肯定能幫上你的忙,領兵驅除韃虜,捍衛大銘江山……”

如今想起來,當時蘇晏怕是察覺出了他愛欲之意,才故意說這番話,提醒他社稷為重。

那麽話中提到的,除了已任兵部左侍郎的於徹之以外,其他幾個人名真的是蘇晏酒後胡言杜撰的麽?

至少“李子仰”不是!

那麽問題來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將領,行伍出身的豫王知道並不稀奇,可一個埋頭苦讀聖賢書的少年士子竟也知道,還稱之為“人才”“文韜武略的名將”,又是怎麽回事?

景隆帝思忖片刻,吩咐藍喜:“記下這兩個名字——戚敬塘、王安明,讓錦衣衛查查究竟是何身份來歷。先在軍中查。”

藍喜心裏有些奇怪,但沒有多問,認真記錄下來,著錦衣衛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