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亡國第一百四十四天(第一更……(第2/2頁)

在那位太子妃之前,這世間女子,不管身居怎樣尊貴的位置,所得的最高贊頌也無非一句賢良淑德。只有她,把世人對男兒才有的贊譽也攬到了身上。

裴聞雁甚至覺得,正是因為那位太子妃站得足夠高,也足夠耀眼了,才讓許多和林昭一樣心懷大志的姑娘也跟著在這亂世中嶄露頭角,她自己不也是這般走上這條路的麽?

她緩聲道:“這天下能安定下來,少不得虎將上陣沖殺,但治理天下,也需要賢臣夙興夜寐。太子殿下帶兵打下了這天下,在後方幫著治理這天下的,卻是太子妃娘娘。”

“阿笙,太子妃娘娘不僅是你阿姊,也是一手創立了娘子軍、讓肱骨良臣甘為之驅使的太子妃,你莫要太過擔憂。”

……

青州。

從王彪帶信回來的那一刻,整個青州城上方的空氣幾乎都冷凝了。

王彪一行人回城一行人已是暮時,秦箏命人帶他們下去安置後,立即召見了青州所有大臣,共商禦敵之法。

“北戎十余萬大軍即將過境涼州,橫穿汴京取大楚腹地,殿下調兵回江淮最少得半月,諸位有何妙計?”秦箏坐在主座上問下方臣子。

上一次得知北庭遇襲,娘子軍中有人負傷,她尚且慌亂悲慟,這次面對文武百官,卻只剩冷靜從容。

倒是底下的臣子們聽聞北戎即將大軍壓境,個個大驚失色。

“十余萬大軍?”底下有臣子顫聲細數:“江淮如今屯兵三萬,南境尚有兩萬,但調回南境兵馬只怕來不及,區區三萬兵馬,如何對陣北戎十余萬大軍?”

立即有臣子接話道:“汴京沈彥之和李忠手中的兵馬,共計五萬有余,北戎要想南下,得先取汴京,江淮的三萬兵馬若和汴京聯手,應當能抵擋一陣。”

“沈彥之和李忠之輩,會同我們聯手?”激進的臣子開嘲:“諸位莫要忘了,涼州裴家的慘案,便是李家和北戎人聯手造成的!那李忠先前被打得一路潰敗,只能夾著尾巴去汴京求沈彥之庇護,可見那二人本就是一丘之貉!”

此言一出,倒是讓其余臣子愈發惶然:“汴京的五萬兵馬若也為北戎所用,江淮一帶還守得住?”

秦箏看著那名露怯的臣子,眼神堅定又銳利:“胡大人,那只是最壞的打算,汴京是何抉擇還未表態。便是真到了那步田地,王將軍已去雷州報信,江淮若有難,雷州謝家軍會出兵相援,只要江淮死守,拖延到殿下調兵南下,也並非無勝戰的可能。”

陸則在得知北戎繞道南下的消息後,便一直擰眉沉思,至此時才出列道:“太子妃娘娘所言甚是,北戎兵馬以騎射見長,最擅在平原地帶沖殺,從汴京至江淮,多山陵江河,咱們可借住地利,將北戎大軍困死在山陵水域。”

楚承稷麾下最得力的兩大謀臣,除了岑道溪,便是陸則。

楚承稷北上時,怕李忠和沈彥之那邊反撲,帶走了岑道溪,便將陸則留在了江淮,武將有安元青、董成兩名得力大將,安元青調回江淮後,清繳南境剩余淮陽王勢力的變成了韓修。

宋鶴卿接話道:“水戰有董小將軍,元江聯通汴京和吳郡,要阻北戎蠻軍,可在株洲江域設防。山地作戰可交與安將軍,以壕溝陷阱困殺北戎蠻軍。”

秦箏點頭:“此計可行。”

她看向董成:“事不宜遲,董小將軍今夜便點兵先行前往株洲部署。”

董成出列抱拳:“末將領命!”

秦箏又看向安元青:“元江以外的防線,本宮便交與安將軍了。”

安元青抱拳道:“殿下和娘娘幾番於我安家有救命之恩,末將便是身死,也絕不叫蠻賊踐我江淮一寸土!”

軍事上的嚴防做完,秦箏又對秦簡道:“異族犯我河山,私人恩怨姑且放置一旁,兄長回去後理一封勸誡的帛書送去汴京,且看汴京那邊作何回信。”

只要汴京和她們站在同一條防線上,抵禦北戎十幾萬大軍的勝算便又多了一分。

秦箏面上雖鎮定,可心中也清楚,汴京的五萬大軍若真為北戎人所用,她們這邊再占據地利,胳膊也擰不過大腿。

之前十裏亭一敘後,她已表明自己非原太子妃,沈彥之最後卻還是把遊醫的手劄送了回來,秦箏覺著,他心裏或許還是有天下百姓的。

大抵當前,不管結果如何,為了不讓天下更多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秦箏都願意去信一封試一試。

秦簡被秦箏點名後,捧著笏板的手緊了緊,沉默幾息後才道:“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