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1章 集英群才,開館納士(第2/2頁)

而且張說還不只是此前蘇味道之流的官場混子,凡所歷職都頗有業績。包括如今在集英館中,也是李潼以集英館分薄兩省事權的一個重要助手。

有的時候朝事論定需擬制敕,中書官員都還在斟酌,張說已經能夠頓筆成稿,其書言精熟甚至就連成名已久的李嶠都頗有不及。

甚至此前李潼刻意刁難張說,在洛陽的時候以張說擔任刑司官員,張說雖然心裏不樂意,但還是交出了一份還算讓人滿意的答卷。

能夠成為盛世名相,甚至可以跟姚元崇這種千古名相掰腕子,張說各方面的素質也的確是出眾。

所以對於張說,李潼真的是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集英館設立這麽短時間內就初步掌握一部分制敕樞機事宜,張說可謂是功不可沒。若集英館只是湊起了一群蝦兵蟹將、不堪事用,李潼也不好直接分權中書,否則吃相就太難看了。

眼下集英館事尚有倚重張說之處,李潼也就暫時不打算將張說挪作他用。不過對於張說,李潼也有一些比較長遠的規劃。

他希望能夠通過張說的轉遷履歷,給日後的宰執文官們樹立一個履歷典範,這當中便包括偏遠州府乃至於邊務方面的歷練。張說素質優秀,且並沒有強硬的家世背景,未來李潼打算逐步擴大科舉人才的隊伍,以稀釋蔭授比例,張說無疑就是一個極好的樣本。

鄭浮丘作為李潼的小舅子,在集英館擔任一個直學士,也是李潼優待後族的一個體現。他也不奢望這個小舅子能夠表現出多麽優秀的才能,只要中規中矩,堪任其事,也就足夠了。

四名直學士中,裴光庭算是資歷最淺,但又背景最硬。其人既是一代名臣裴行儉的幼子,其母厙狄氏又得寵武周一朝,在諸外命婦中甚有威信。而且裴光庭也娶了滎陽鄭氏女子,算起來跟李潼份屬連襟。李潼將裴光庭擺在集英館中,除了有意栽培之外,也不無借重其背景、使集英館更加顯重的意思。

君王雖然大權獨攬,但並不意味著凡事都可以隨心所欲,可以任意對朝情結構進行調整改變。

像原本歷史上武周中後期,他奶奶武則天也曾試圖設立新機構以分兩省事權,那就是控鶴監,但是因為所任非人,使得控鶴監聲名狼藉,在後世更淪為男寵機構的評價。

以武則天的政治智慧,設立控鶴監的目的當然不可能只是給兩個小玩意兒搞事情。

控鶴監負責編修《三教珠英》這樣的重要典籍,而且諸如李嶠、張說、郭元振、魏知古、劉知幾、宋之問、沈佺期等或一時名臣、或文史大家都參與其事,甚至就連唐休璟也曾與此有幹,怎麽可能只是一個艷事機構?

很明顯,武則天設立控鶴監的最終目的,還是想培養一批新的“北門學士”,繼續加強其對朝政的控制力。而二張兄弟淪落到那種下場,自然也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真的觸犯到兩省宰相的權力,以至於下場連薛懷義都不如。

所以張柬之等人所發動的神龍政變,歸根到底還是相權與君權的一次碰撞,至於李武的大義之爭還在其次,甚至可以說並不存在。因此李顯上位後,借武三思反殺五王,並且一家人齊上陣對宰相權力大肆侵占。

李潼搞的集英館,雖然名號有異,但本質類似。所以他至今不設中書令,惟一一個中書侍郎楊再思也安排在東都留守,擔任門下長官的侍中姚璹也已經是高齡之用。

甚至於將朝廷中樞遷回長安這個他經營已久的祖業,法禮正當之外,也是為了給收權並重新分配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場所。

除諸已經嶄露頭角的在館學士之外,這一次集英館招選生員,當然也是為了擴充新血,在原本諸國學之外,給自己開辟一個新的人才培養基地。

所以對於第一屆的集英館生,李潼也投入了不小的精力,務求要把未來幾十年間在各領域能夠有所建樹的種子選手都召入其中,從而確立集英館對時局政治相對長久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