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兵發義州(第2/3頁)

大儒劉宗周看完錢謙益從京師而來的書信,知道隆武帝微服私訪的事情後,心情復雜,夜來難眠,輾轉反側。

……

五月中。

固原總兵牛成虎率領的第一批三千人的秦兵精銳抵達京畿,兵部尚書孫傳庭親自迎接。軍機諸臣都隨行。

見到秦兵的軍容軍貌,眾人都認為秦兵的確是天下銳兵,但比之精武營,怕還是要差一些的。

到達京畿的秦兵領了新式的遂發鳥銃,一些人換了新式甲胄,全軍都加了軍餉補貼,並賜有禦酒。

眾軍歡聲雷動。

不久,孫傳庭上疏陛下,提議夏末初秋之時出兵討伐仍然助紂為虐的喜峰口土默特、喀喇沁右翼蒙古、巴林蒙古和盤踞義州一代的察哈爾蒙古。以為日後進討錦州,掃清道路。

至於哈刺慎左翼,因為其主力在烏克爾河之戰被大明全殲,剩余兵馬不過幾百人,已經是不足為慮。

“虜酋努爾哈赤曾狂言,伐我大明如伐大木,先去枝幹,再斷樹根,最後取木易如反掌。”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朝鮮、遼南為建虜兩臂,已為我斷去,錦州則是建虜一足,義州為錦州的側翼和後方,欲取錦州,必先取義州。”

“因此臣決意今夏出兵,以少量兵馬先清除蒙古四部,掃清從蒙古草原進軍義州、錦州的道路,以為後續的大戰做準備。”

“同時亦是疲憊建虜,令其南北無法自顧。”

隆武帝同意了。

……

孫傳庭就任兵部尚書雖然剛剛不過五個月,但對大明軍政,卻已經是了如指掌了,不唯幹才,更因為長達八年的陜西巡撫兼三邊總督,令他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相比於三邊的繁瑣邊務,兵部尚書某種意義上講,反而更簡單。

現在兵部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復遼。

隆武陛下曾說,不能令建虜休養生息,應繼續疲憊。對此戰術,孫傳庭十分贊同,在糧草尚沒有齊備,尚不能對建虜展開全面大戰之時,小兵襲取,試兵,練兵也就成了孫傳庭的首選。

尤其蒙古各部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疲憊不堪,拿他們開刀,就更是合適了。

……

陛下同意,內部和戶部自然全力配合,所幸孫傳庭這一次計劃動用的兵馬並不多,戶部足可以支應。

六月。

孫傳庭發下命令,調薊州總兵佟翰邦、寧遠營騎兵吳三桂、玉田總兵劉耀仁,永平總兵王恩光、出動所有騎兵,十五日之內,趕到喜峰口之外的大寧城,加上大寧總兵李定國的騎兵和三千秦軍精銳步車兵,一共一萬五千人,就是大明此次要出動的全部兵馬……

——解除張家口塞外之危,收復河套,和土默特蒙古交好之後,大明有兵無馬、戰馬奇缺的窘境,已經是一去不復返,每年以物換物,可以從蒙古各部換取到大量良馬,因此,各部騎兵較為充足。

此外,張家口塞外三部,哈刺慎右翼,也被孫傳庭征調,四部共出騎兵一萬。

兩廂加在一起,一共兩萬五千人。

雖然兵馬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騎兵,對敵人的威懾力,還是相當大的。

出征前一天。

隆武帝親臨軍機處,聽取孫傳庭的作戰計劃。完後,親自為孫傳庭斟酒:“祝愛卿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朕在京師等你的好消息!”

……

六月二十五,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長城喜峰口之外,一條寬敞筆直的大道,正通向草原的深處,哦,已經不完全是草原了,自從朝廷重新設立大寧衛,修建大寧城,設置大寧巡撫和大寧總兵,招募流民,遷居大寧以來,喜峰口之外到大寧城的道路兩邊,漸漸阡陌縱橫,開出了很多的田地,種上了新式的玉米,一眼望過去,農田和草原共存,已經難說是塞外草原了。

此時在艷陽之下,兩邊的玉米田地裏有百姓正在除草,官道上,馬蹄聲聲,一隊隊甲胄齊全的大明騎兵,正急急往北行進。

看到大明騎兵,田中的百姓都是興奮,不時有人起身舉手歡呼:“萬勝,萬勝!”

為了鼓勵關內百姓到大寧來屯田定居,朝廷定出了草原圈地,一人三十畝,永久歸自己,官府提供耕牛、騾馬、玉米種子和簡單住處,五年免賦,十年減半的誘人條件。

但待遇和風險同在,長城外蒙古人和建虜人的兇名都在,他們去往長城之外屯田定居,個人和家人的生命財產,能得到保全嗎?

為了去除百姓的疑慮,朝廷作出保證,大寧巡撫楊蕙方更是派人到各處宣講,連哄帶騙,拍著胸脯保證,到處拉流民,不過第一年響應朝廷號召,願意到塞外大寧屯田定居的流民並不多。

田地再重要,也比不上性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