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兵發義州

……

遷安縣。

皇帝要被當成建虜奸細。

如果說,官道上官差的勒索,隆武帝朱慈烺還能理解,但什麽也沒有做,就被扣上建虜奸細的帽子,就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了。

這些人,太混蛋!

一時,隆武帝怒氣勃發。

不過,他還是忍住了。

成為皇帝之後,他學習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制怒”。

歷來成大事者,“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為皇帝,更應該如此,因為一怒一氣,都可能決定一些人的生死嗎,甚至影響一時的時局。

李若鏈要發作,但被隆武帝制止。

隆武帝想知道,這些墨吏究竟還有什麽把戲?

這中間,帶隊的班頭軟硬兼施,不停的甩動鎖鏈,不停的暗示,但是認識錯誤,拿出銀子,立刻就可以放了你們,但陛下好像沒有聽見。見陛下不懂人情世故,班頭怒了,將陛下一行人全部押往就在隔壁街道的遷安縣衙。

遷安知縣剛上任不久,還沒有見過天顏,上得堂來,見陛下等人居然敢不跪,又聽是建虜奸細的嫌疑,立刻就勃然大怒,扔下令簽就要動刑,

這一次,陛下原本還是要忍,但李淑妃忍不住了,甩手一飛刀,寒光一閃,就紮飛了知縣老爺的烏紗帽。

“狗官!”

李淑妃在堂中大叫。

縣衙大亂。

李若鏈亮出身份,眾人這才知道,所謂的建虜奸細,竟然是當今陛下。

一時,所以人都嚇的屁滾尿流,魂飛魄散,知縣老爺更是直接嚇暈了過去……

這樣的事,根本藏不住,遷安縣全城轟動,很快就傳到了京師,繼而是全天下。

說到明朝,說到皇帝出宮,所有人第一想到的一定是明武宗朱厚照。

武宗皇帝天生就有一顆不羈的心,不安心待在皇宮,總是喜歡偷偷出塞外,騎駿馬,又或者下江南,泡美女,惹的天翻地覆。

但其實武宗皇帝並不是第一個悄悄出宮的大明皇帝,首開先例的乃是宣宗皇帝朱瞻基。

史載,有一次明宣宗朱瞻基祭陵後路過昌平縣,看到幾位農民在耕作,一時心血來潮,就扮作路人甲,和幾位農民聊起了家常,了解他們的賦稅輕重,最後更親手接過農具,學著耕作了一輪,差點沒累抽。回到宮中後,他對身旁的大臣們說:百姓不容易啊,朕只是推了三五下就有不勝勞累的感覺,何況百姓終年勞作?

明人焦竑也有記載:宣宗偏好微服私訪,一次深夜3點鐘了,他帶著四個隨從來到首輔楊士奇府中。深夜漆黑。那時沒有電燈,只有燈籠,照明效果很差,人在院子中,不走近了看,根本看不清誰是誰?楊士奇本來眼神就不好,不知道皇帝在什麽位置,只好按禮儀向北面拜輯。站在東面的宣宗大笑:“閣老,朕在此。”

同為出宮,但因為獵奇和偏好的原因,宣宗的微服私訪,不太為人所知,反倒是武宗皇帝的荒唐事,為人所津津樂道。

武宗出宮之事,一直為朝臣所忌,現在今上又悄悄出宮,微服私訪,莫非是要學武宗皇帝?

因此,當消息傳出後,一些頑固的朝臣立刻上疏勸諫

不過比之過去,朝中頑固派的朝臣已經是大大減少、已經很難形成氣候,而在他們的奏疏送上去不久,隆武陛下很快就作出了回應。

開宗明義,隆武帝直接說,他微服出宮,學的是宣宗皇帝,體察民情,與民同樂,子字不提武宗,宣宗是朝臣心目中的仁君,學他自然沒有錯,又說,對於此事掀起的風波,和對百姓們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只是歉意,但並沒有說以後還出不出宮。

朝臣們不滿意,繼續上疏勸諫和追問。

但隆武帝卻不再回了。

……

因為隆武帝微服出訪,在遷安等地發現的問題,內閣順天府永平府,都掀起了整頓風潮,全天下的地方官員都受到了警醒:皇帝陛下,原來是有可能出現在他們的治下的,所以,有些事情還是馬虎不得的。

相反,百姓們卻是喜歡極了,有皇帝隨時都可能會微服私訪的寶劍懸在頭頂,地方官員,必不敢胡來,因此,當隆武帝微服私訪的事情傳開後,天下尤其是京畿一代的百姓都是興奮,想著說不得哪日就會在道上遇見皇帝呢。

對於人員的懲處,隆武帝沒有過問,他只是再一次的重申,官員行政,禦史監督,這是當初在各省設立都察院的用意,像官道上的官差吃拿卡要,城門口的小吏為難小商小販,這首先是官員、其次是禦史查緝的職責。沒有查緝,是永平府當地官員和禦史雙重失職。卿等當引以為戒。

……

江南。

山陰蕺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