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下揚州(第2/3頁)

一路,看著揚州的繁華街市,想著北方的混亂和太子殿下急需的糧餉,三人心情都是沉重。

大明洪武年,朝廷在兩京十三省產鹽地“次第設官”,全國設有兩淮、兩浙、長盧、山東、福建、河東等6個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其中,兩淮產鹽量占了全國的七成,每年上繳朝廷的“鹽課銀”也占了七成,就現在每年鹽稅一百余萬兩來計算,兩淮為朝廷貢獻的鹽稅在八十萬兩上下,但可惜的,這八十萬兩銀子根本不夠使用,照戶部所說,今年兩淮的鹽稅雖然還沒有收到手,但卻已經花出去了,如今,能夠供太子大軍支用的,只有兩萬兩銀子,甚至今年兩淮的鹽稅如果收不夠八十萬兩,那這兩萬兩銀子也是沒有的……

沒有銀子,太子如何剿賊?

在前來的路上,鞏永固馬嘉植田守信三人就已經商議了無數遍,彼此不說,但心中都已經有定見,此行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無論如何,也要為太子殿下募集夠所需錢糧。

進到丁魁楚為他們準備的臨時行轅,換衣洗漱之後,丁魁楚要為三位上差接風洗塵,但被鞏永固拒絕了,簡單的吃了一點飯食之後,就在行轅正堂,召集駐衙揚州的所有官員,商議為大軍籌集糧草之事。

大堂上,駙馬都尉鞏永固端坐中間。田守信和周而銘坐在左右兩邊的最上手。監鹽太監張元輔則是坐在田守信的下手。

官員們行禮如儀,一一遞上手本,表明自己的身份和職務。

揚州知府任民育尚在赴任的路上,因此知府是空缺的。

鞏永固一一看過,一一記下。

揚州乃是繁華地,人口稠密,衙署並不少,但重要的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兩淮鹽運司衙門,一個是知府衙門,兩淮鹽運使三品,揚州知府五品,因此剛才迎接上差,乃是鹽運司丁魁楚領頭,現在揚州所有在職的官員,包括下面的知縣都已經到齊,就等上差指示和訓話。

“丁大人,兩淮鹽稅入庫如何?你鹽運司衙門為大軍準備的餉銀,可已經籌備妥當了?”

鞏永固不耽擱,立刻詢問糧草和餉銀的準備情況——去年他為太子說話,結果被崇禎帝禁足,一度有些消沉,但此番得到旨意,立刻就又振作了起來,成為駙馬都尉這麽多年,一直戰戰兢兢,無所事事,只有在太子殿下,在軍中的這段歲月,他才好像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所在,尤其長公主病情漸漸好轉,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更是讓他完全去除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的輔助太子。

此番到揚州募款購糧,他和田守信都已經抱定決心,不籌到足夠的錢糧,絕不離開江南。

丁魁楚輕輕咳嗽了一聲,起身站起,一臉尊敬地說道:“回上差,雖然今年的鹽稅,鹽商們都預交的差不多了,但聽聞太子殿下親征,急需餉銀,駙馬都尉您南下募款之後,張公公就急忙領著下官,召集揚州鹽商,曉以大義,鹽商們都表示願意為國分憂,除去應該預交的兩萬兩鹽稅之外,各家鹽商紛紛慷慨解囊,又募集四萬兩銀子,加上兩萬鹽稅。一共六萬兩。認捐名冊在這裏,請上差過目。”

說完,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冊子,雙手呈給鞏永固。

原來,在兩位欽差南下,以為大軍籌集糧餉的緊急公文到達揚州的同時,首輔周延儒的密信也到了,在密信裏,周延儒告訴丁魁楚,大軍糧餉是朝廷的急務,要他務必想盡辦法,為大軍籌集糧草。

最後更是告誡,駙馬都尉和田守信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更背負籌集糧草的聖命,令他萬萬小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罪這兩人。

言外之意,你的把柄都給我藏好了,切不可被這兩人發現!

這是周延儒第一次給丁魁楚寫信,雖然在就任前和就任後,丁魁楚先後兩次送去大禮,周延儒都笑納了,但卻一個字也沒有給他,今番卻是用如此嚴肅的口吻和他說話,在受寵若驚的同時,丁魁楚也清楚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因此他

絲毫不敢怠慢,在這幾天裏,他先是和張元輔商議,又召集各級官員和揚州八大鹽商,曉以利害,攤派任務,在昨天晚上,終於是逼著鹽商們在鹽稅之外,又拿出了四萬兩銀子。

不用兩位欽差開尊口,一下就拿出六萬兩銀子。在丁魁楚看來,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他丁魁楚足可以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周首輔了。

揚州之後,還有鎮江九江南京,尤其南京,繁華更勝揚州,如果每一個地方都能拿出六七萬,籌集幾十萬的軍餉,倒也不成問題。

不過丁魁楚仍然不敢大意,他知道,京城裏的官,胃口都是很大的,太子大軍糧餉,又是一個大數目,六萬兩銀子能不能滿足,他並不敢完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