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黃太吉出征(第2/3頁)

為了黃太吉的大喪,為了繼位之爭,建虜今年無法興起大兵,大明就可以獲得喘息的一年,等到明年冬季,即便建虜不死心,再次入塞,但一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朱慈烺使用,練出更多的精兵,穩固長城防禦,不出意外的是,陜西的李自成也會被剿滅,大明到時候就可以全心對付建虜的入塞了。

所以,朱慈烺一直在期待,傾聽遼東的消息,急切盼望著黃太吉死訊的來臨。

當然了,朱慈烺並沒有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閻王殿的生死薄上,如果黃太吉沒有死,或者繼承權力的多爾袞,如歷史上那樣,為了肅立威望,繼續帶兵入塞,明清在崇禎十六年之戰,終究是不可避免,因此他絲毫也不敢懈怠。

對於建虜入塞,大明朝堂上下已經準備了將近一年,崇禎帝數下旨意,嚴令邊關加強守禦,雖然朝廷沒有大規模的修繕長城,但小規模的修繕卻始終沒有停,擔負守衛薊遼長城重任的薊州總督趙光忭,更是從年初到現在,一直都在巡視邊城的守衛和修繕,雖然他的總督衙門設在薊州,但他本人留駐薊州的時間,卻連三個月都沒有,大部分時間,趙光忭都在邊城度過。

按照計劃,精武營的兩個戰兵營,閻應元和楊軒營,將於九月十五離開京師,分別派往密雲和薊州,以協助這兩個地方防守長城,閻應元和楊軒的任務,並不是守在長城第一線,而是執行強力支援的任務,一旦有建虜大軍在長城出現,烽火燃起,他們兩人要立刻支援,堵上可能會被建虜突破的缺口——雖然布置了三道防線,但最理想的狀態依然是將建虜抵擋在長城之外,因此,朱慈烺將最有戰力的兩個戰兵營,擺在了第一道防線,加上即將進駐三河的一萬保定兵和薊州、密雲長城原先就有的守軍,從薊州到密雲的四百裏長城之內,一共有將近八萬人,但使士有戰心,將官指揮得力,建虜想要輕易突破密雲長城,絕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就長城防線來說,今年明軍守衛的力度,比往年更強、更密。

同時的,京畿地區,從通州到天津的十六處棱堡,已經依次進入最後的完工階段,即便是最後才開始修建的武清楊村堡,也會在月底建成,到時,配上重新整修加固過的,沿著運河分布的京畿四城,通州,香河,武清和天津,京畿第二道防線就算是完成。

和第一防線依仗的山勢不同,第二道防線倚仗的是運河的水勢,但是建虜入塞,各處守軍要立刻將所有運河上的所有船只都搜繳到四城中,以四城城池和十六座棱堡為據點,加上運河西側的河岸防守,使建虜不能輕易度過運河。

就算不能百分百的攔截,卻也可以遲滯建虜的進攻速度,為各地勤王兵馬的到來和百姓的撤退,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九月初五,又一個好消息傳來。

秦皇島碼頭如期竣工,已經可以停靠大型戰船了,朱慈烺決定親自去看,並在秦皇島召開會議,和吳三桂等人商討渡海攻擊的戰術。於是向崇禎帝請命。

崇禎帝沒有阻止,只是要求得帶上黃道周,並準兵部侍郎吳甡一同隨行,於是朱慈烺帶著吳甡、黃道周連同詹事府的幾個官員,在武襄左衛的護衛下,去往秦皇島,張名振統領的兩千精兵在後跟隨,同時給相關人員也發去密令:登州水師和天津水師集結戰船,往秦皇島試航;吳三桂馬科,虎大威等人都要盡快率領各自人馬,趕到秦皇島。

雖然現在才九月初,尚是秋季,建虜尚沒有入塞,但朱慈烺覺得,提前將吳三桂,馬科,虎大威和張名振的兵馬,集合在一起,相互熟悉,磨合戰法,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畢竟他們要孤軍深入,面對建虜的座座城池,如果相互不了解,不信任,渡海攻擊的效能和結果,恐怕會大打折扣。

所以朱慈烺的命令是,最遲九月十五,所有渡海攻擊的兵馬和船只,都必須趕到秦皇島。而渡海攻擊所需要的火藥槍彈和各種輜重,由天津港裝船,從海路運往秦皇島。

“皇太子又要出京……”

聽到宮中傳出的旨意,詹事府官員一個個都是嘆息,但奇怪的是,以往對皇太子出京最是反對的黃道周,這一次卻是沉默,除了默默收拾東西,竟然沒有直接的反對,也沒有嘆息……

沈陽。

關雎宮。

黃太吉正在試穿甲胄,他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親自服侍他,但他肚子太大,身體臃腫,綿甲的銅扣有點系不上,雖然有兩個侍女幫忙拖著,但海蘭珠一人還是拿不住綿甲,黃太吉哈哈一笑,幫美人托住綿甲的同時,心中卻也忍不住感嘆:歲月不饒人,以前自己也曾經是一個雄健青年,如今胖的連鎧甲都快要穿不上了,又想起自己最近頻頻頭暈,三日前甚至流了不少鼻血,對自己的身體,越發擔憂起來,或許,這將是自己最後一次領軍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