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漢氏子姓(第2/3頁)

一個國家剛建立,尤其是周天子沒有敕封就大肆擴張,攻擊性著實是太強,無法不使諸侯懼怕。

看一看中行吳吧?他在“洛邑”那邊就約見齊君呂光,雙方談了什麽外人不得而知,只看到後面兩人見面了能夠有說有笑。

荀國肯定還會跟齊國繼續交戰,中行吳卻能做出願意跟齊國以及任何一個國家友好相處的表態,甚至低下頭去找人商談,充分展現了什麽叫能伸能屈。

士匄低嘆了一聲,對呂武和中行吳行禮,說道:“我等三人不可忘卻同源之實。諸侯敵視我等,盼可守望相助。”

呂武回禮,說道:“自是此番道理。”

中行吳亦是慎重回禮,又看了呂武一眼,說道:“必當守望相助!”

走了。

呂武率軍向西。

中行吳率軍向東。

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諸侯頻繁派遣使節往來邦交,看起來都挺有想法的。

呂武成了位處“東方世界”西面的諸侯之一,由於“長安”還沒有完全建成,暫時去了“涇陽”那邊落腳。

“就實而論,落實政策乃是當務之急。”呂武當然是坐在首位,下方是漢國的眾臣。

這些人以前要麽是呂武的家臣,不然就是同盟,也就是附庸或追隨者。

什麽政策?當然是注重農耕,還有推廣新的律法,再來就是關於二十等爵的廣而告之了。

在體制方面,呂武知道會引起猜忌,還是沒有執行周天子的宗法,並且對國家的官職進行了變革。

漢國有一國之君,往下卻不再是執政,執政的職權被分為左相和右相,雙方互有職權,一些職權又有所糾纏。

左相的職權包括了掌錢谷和租稅,再來就是財政審核,以及對官員考核之權。

右相的職權包含了財政支出,選任賢能和拔舉官吏,另外就是刑名之權。

僅僅是從兩個職位的職權來看,互相之間多有糾纏,乃至於是形成了對立,算是一種制衡了。

軍事方面,呂武設立了第一武職為“國尉”,也就是“國尉”作為一國軍事主官,第二武職則是取名為“上將軍”。

在職權方面,國尉沒有領兵作戰的權利,管理的是平時的督導工作,也就是訓練。他還有謀劃軍事的職權,也就是關注列國動靜,尋找開疆拓土的機會,謀劃應該怎麽出兵等等。

上將軍則是擁有領兵作戰的權利,非戰時的權利則是被壓到最小。

如果拿現代的制度來解讀,國尉其實就是總參謀長,上將軍則是統兵的將軍。

漢國當然還有其它的官職,呂武將所有官職的職權進行了細化,裏面參考了三公九卿以及三省六部的制度。

呂武其實有想過直接拿三公九卿或三省六部來用,比較尷尬的是壓根無法完全記住兩種制度都有什麽官職,某個官職到底又是負責什麽。

沒辦法,呂武的記憶力有限,不是專門學那個,更沒有特別去研究過,能夠將全部的官職和職權記得仔仔細細才是有鬼了。

當時的呂武就在想:“要是能上網查就好了。”

新國家,又有新制度,辛虧呂武是“化家為國”的方式立國,不管是從資源還是人員,以前就是呂武的私人財產,哪怕是有一些家族投奔到漢國,他們的實力占比也就兩三成,一樣還是由呂武一個人說了算。

崔杼對自己被任命為右相是感到驚喜的。

有點尷尬的是,崔杼一時半會還沒有搞清楚職權,需要花時間來吃透,才能行使右相的權利。

擔任左相的葛存說道:“各城邑皆有公示,另有遣人於牌坊處廣而告之,必使國人得知。”

文盲率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年代,別想著發“傳單”就能完事,需要派人專門弄“口口相授”才行。

呂武倒是想學朱大帝設立“社學”來掃盲,問題是沒有那個本錢。

倒不是財帛不足,關鍵是沒有師資。這個還是需要慢慢來的。

另外,對於呂武和漢國最為緊要的其實並不是進行掃盲,趕緊地讓尚武成為“國風”才是正經事。

呂武在漢國的改變還有一個,也就是建立起了常備軍,說白了就是建設國防軍,不再是春秋時代常見的貴族出兵服役制度。

關於這一點在漢國不存在障礙,反正那些“士”和“徒”、“羨”本來就是呂武的私人武裝力量,改為國家的軍隊而已。

真正受到影響的是投奔到漢國的貴族,他們的私人武裝沒有遭到取締,要命的是以後不能成建制參與國戰。

一旦無法參與國戰,等於也就不存在納賦的渠道,稅什麽的則是要交。

其實稅還是小事,他們麾下的武士,以及治下的口眾,想不想獲得二十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