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唯令楚國衰弱,陰氏方可化家為國

毫無疑問,發生在“鄀”的第一戰是楚軍敗了,並且還敗得相當淒慘和難看。

夕陽西落,停止了廝殺的戰場由獲勝者晉軍來進行打掃戰場。

來自陰氏的輔兵手持火把行走於交戰停止後的戰場,他們會攜帶一些車輛,用來裝載屍首,運走受傷未死的傷員,收集戰場上的各種兵器以及甲胄。

另外一點,不是輔兵作為禿鷲,他們會按照慣例搜索一下死者身上有什麽東西,找到值錢的玩意當然是集中起來,能發現書信……也就是寫了字的木板或竹簡,做個記號也是保管起來。

那些書信,屬於晉軍這一方當然是送給家屬,屬於楚國那一方則會經過一番錄寫再統一交還給楚軍。

這也是陰氏的一種“非主流”操作,其余的任何家族都是只有交歸敵軍這一條,沒有書寫記錄的步驟。

陰氏這麽幹的理由相當簡單,士兵寫書信不但會思鄉,思念異地的親人,多少會寫一些跟家鄉有關的事情,帶上某地的貴族怎麽樣,家庭生活具體如何。

世界上沒有完全無價值的文字,只看能不能找到屬於它的價值。

陰氏可以從楚軍士兵的書信中發現很多東西,包括楚軍士兵是帶著什麽樣的心情出征,家鄉富裕還是貧窮,他們又是對頭頂的貴族有什麽樣的感官,等等很多有價值的情報。

在當前時代會那麽幹的也就陰氏獨一家,收獲方面遠超想象。

呂武多次決定繼續打擊秦國或是齊國,其實就是歸納收集到的秦軍和齊軍的書信,得出必須再接著教訓的結論。

而為什麽會有那樣的結論?當然是從“大數據”上面顯示秦國和齊國不服氣,又或者是秦國和齊國又在醞釀大招,來個先下手為強啊。

陰氏輔兵在打掃戰場的同時,楚國那邊其實也有人來到戰場。

楚人來戰場只幹一件事情,他們一般是某貴族的屬民或其它什麽階層,到戰場來尋找極可能戰死沙場的主人。撿東西什麽的不能幹,一幹就是屬於搶戰利品,顯得不厚道的同時還會招惹來晉人的攻擊,楚國也將遭到嘲笑。

發現了沒有?戰敗方無法收拾戰場就是春秋跟其余年代的不同點之一。

陰氏不分敵我的收集屍體,己方的戰死者和傷員不會跟楚軍混在一起,事後會將楚軍那邊的戰死者和重傷員送回去。

遺留在戰場卻是又傷勢不致命的楚軍會有什麽下場?他們當然是成為戰俘,隨後將被運往晉國成為奴隸。

楚君熊招站在己方軍營的欄柵附近,看著遠處黑暗中的點點火光,心情顯得很是沮喪。

戰爭歷來會有勝負,誰都渴望自己是勝利的那一方,輸則是不希望輸得太慘。

發生在下午時分的那場戰事,楚君熊招的“左右廣”只撤下了二十余乘戰車以及一千三百左右的步兵,幸存的步兵之中還幾乎人人帶傷。

一戰讓新補充不久的“左右廣”徹底殘了?到底是在“沫之戰”損了太多的骨幹,還是“左右廣”真的就打不過以陰氏和範氏為骨幹的晉國中軍呢?

上面那個是楚君熊招安慰自己,下午“左右廣”對陣的是陰氏的軍隊,壓根就沒範氏什麽事。

直白一點的說,呂武沒有要求範氏加入實際交戰,一直讓範氏的兩個“師”和中小貴族湊起來的那個“師”當掠陣的角色。

什麽叫“掠陣”呢?就是讓他們當看客的同時,給予敵軍精神壓力,致使敵軍無法完全放開手腳唄。

因為陰氏是獲勝的一方,導致楚君熊招無法知道陰氏的真實傷亡數字,根據退下來的一些貴族猜測,陰氏大約是戰死了三五百,傷患就不太清楚了。

楚君熊招一點都不相信陰氏只戰死了三五百人,是自尊讓他不能相信,也是明面上不能承認那個事實。

而在內心裏?楚君熊招看了將士拼死帶回來的陰氏甲胄,親自觀察且進行各種試驗,用劍刺,用矛捅,用戈啄,相信陰氏只戰死三五百士兵的猜測。

陰氏的防禦越來越完善,有防禦力能夠信賴的防具,楚軍這邊沒搞針對性的武器去破防,戰場上楚軍士兵無法破掉陰氏士兵的“烏龜殼”一瞬間就被反殺了。

當然了,楚國“左右廣”的甲胄防禦能力也很強,耐不住軍隊交戰會有一種大勢,不管裝備好與壞,大勢不利只會成為待宰的羊羔。

“王上,請允臣派人往晉營贖回韋龜。”鬥棄疾知道楚君熊招現在心情很差,該做的請求卻是必須說。

鬥氏經過一次叛亂已經大不如前,是那種從實力到聲望的完全衰弱的境況,然而一個家族不能沒有繼承人啊!

倒不是說鬥棄疾沒有其他兒子了,要知道的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來獲得家主之位,遠比其他人選來繼承,會讓一個家族的內部更加穩定。這一點無關鬥韋龜是不是有被俘的經歷,也跟鬥韋龜想偷襲呂武不成弄成笑柄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