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陰氏強軍之威(第2/4頁)

正在前進的陰氏部隊,站在前三排的就是手持六米八長矛的士兵,他們在常規推進狀態時會將長矛的尾部盡量放低,看上去長矛尾部都快觸地,以一種豎立方式靠在肩膀來節省力氣。

從第四排到第七排,一概是一手持盾牌、一手二米二長矛的兵種。

他們的盾牌長約一米,寬度六十厘米,下方成“椽”型可杵地。他們在必要的時刻會越過手持六米八長矛的袍澤,用手裏的盾牌組起盾陣來防禦遠程攻擊。

第八排到第十排這就是來自陰氏全新的兵種,他們一手圓盾,另一手的武器是連柄在內長度為七十五厘米的刀。

沒錯,就是刀。就是以現在的人來稱呼,他們一樣會將“刀”稱呼為“劍”。他們認知中,長度在三十厘米以內統一稱呼為“匕”,超過三十厘米不管有沒有開雙邊刃都稱作“劍”。

攏共十排,每一排有一百名士兵,一整個“方陣”也就是一個晉國編制的“旅(1500)”。

一個“旅”其余的五百名士兵哪去了?他們肩挎著弓,手持勁弩,背後背著一個裝了五十支弩箭的箭匣,裝著二十支箭矢的箭囊則是懸在右腰之間。

整個頭“徹”當然不會只有一個“旅”,事實上是由五個“旅”……也就是一個“師”的七千五百名士兵和一百乘戰車組成。

這個還是因為場地受限的關系,戰場足夠寬闊的話,晉軍一般會擺出一個大型的魚鱗陣,再拿三個“師”來組成左、中、右的“徹”部分。

楚軍那邊。

目所能及被擺在最前面的是“左右廣”,五千名徒步的步兵,戰車數量約是一百二十乘。

楚國的“左右廣”有自己的特色武器,是一杆長度在一米四左右的矛戈,楚人則是將矛戈稱呼為“戟”。

每一名楚國“左右廣”的士兵,他們還必然配上了一面方形盾,不需要的時候將盾給扣在背後。

可能是受到“沫之戰”的刺激,原本並不配置遠程武器的“左右廣”士兵,相當一部分新增加了攜帶弓箭的安排。

呂武看到那一幕,琢磨著自己已經夠“剽竊”魏武卒了,沒想到楚國的“左右廣”看上去跟魏武卒的配置壓根沒區別。

那個“魏武卒”是個什麽情況?僅是從裝備上來說,每一名士兵都至少穿三層甲,手裏除了一件長兵器之外必然配置有盾牌,另有一張至少三石的弓,富裕的還能自己配一把戰劍。

當然,有了什麽裝備是一回事,能不能像“魏武卒”全副武裝跑了五十裏還能立刻投入作戰,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呂武當然有心建立一支強軍,要說將全部的軍隊都變成十足精銳則是沒想過。

養絕對的精銳不是誰都養得起,有一定規模的絕對精銳也就夠了。

有那麽一件事實,軍隊走“中庸”路線才是一種常態。這個“中庸”也就是不過分的單獨看某一部分的質量,將全軍的裝備維持在相對的水平。

一句天大的實話,大部分時期的軍隊是走“量”的一種單位,制式裝備歷來只要求一個品質合格,並且能夠進行大規模的量產,不是走歪路去搞什麽“特殊化”的“精”而“少”。

當然也不是絕對,財力能不能組建那麽一支部隊是一個關鍵,有沒有辦法長久維持下去是另一個關鍵。

拿“魏武卒”來說,他們的出場極度驚艷。然而魏國根本無法長久維持,成了曇花一現。

呂武注視著兩軍的戰車在“轟隆”的戰鼓聲中加速並沖鋒,戰車後方的步兵從常態邁步行走變成小跑再急奔。

來自戰車與戰車的交鋒是春秋每一場戰爭中最先展開的較量,其實極少直接奔著對方去,會在一定的距離內用遠程武器來互相針對。

陰氏的戰車,馭手專心駕車,戎右時刻注意格擋射來的箭矢,戰車主將一會拿勁弩射、一會拿弓來射。

楚國“左右廣”戰車的車組成員也是那樣地幹活。

這個也是戰車不就近博弈的一種戰法了,等戰車互相抵近拼殺則是戰車主將手持長兵器找機會,戎右則是一會拿盾一會拿遠程武器會顯得很忙。

“楚車兵相仿我之戰法。”士匄不知道什麽時候來到呂武戰車邊上。

有嗎?還真有!

晉國這邊的戰車兵早就改了戰法,不再是在沖鋒過程中跟敵軍戰車較量,能沖進敵軍步兵的方陣就直接沖。

在呂武的率先改革下,晉國的戰車變得“慫”和“莽”為一身的兵種。

“慫”是不輕易沖陣,逮著敵軍步兵亂起來陣型松散一些再上去橫沖直撞,沒機會就一直遊弋著保持威懾;“莽”則是有必要時,他們專門逮著敵軍的戰車來一次同歸於盡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