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天子駕崩啦(第2/3頁)

所以,周王室真的離不開晉國,更不想看到晉國出現衰敗的跡象。

“如今奈何?”呂武問道。

他想的是,都已經知道了,要不要有所表示。

士魴假裝沒聽到呂武的問話。

咋辦?

涼拌唄。

韓氏那邊沒動靜。

他們雖然是晉國的“卿”,能越俎代庖,還是咋地?

呂武秒懂,一臉沉悶地說道:“舉喪不戰也。”

得了。

新的天子沒有登基之前,包括晉國的國君姬周沒表示,晉國明顯不適合再繼續大舉用兵。

畢竟,周王室再怎麽衰弱,作為保護周王室的晉國,又是高舉“尊王攘夷”大旗,是需要幫周王室維持排面的。

考慮到沒法真的打鄭國?

呂武趕緊派葛存去找正在前來路上的宋國執政華元。

沒其它什麽事情。

就是讓華元不要來“鄶”地會盟,麻溜地回宋國集結大軍,趕緊地跟鄭國拼啦。

那麽幹的原因太過於簡單。

宋國還是不要知道周天子駕崩的消息為妙。

當沒那麽一回事,心安理得地趁有晉國撐腰,能獲得多大的好處,加緊地辦了。

要不,等周天子駕崩的消息傳開,宋國跟晉國一樣會被“困”住。

到時候,包括晉國在內的周王室序列諸侯國需要老實。

楚國陣營要是撒歡可怎麽辦?

還是那句話:涼拌!

呂武為了讓宋國能成功襲擊鄭國,不但將軍隊擺出了隨時會出擊的假象,還找理由拖住了鄭國執政子駟。

理由挺好找的。

魯、衛、呂、曹、邾、滕、薛不是來了嗎?

這些國家,有些是大夫率軍,能親自來的國君和執政則是都來了。

今天季孫行父找子駟談禮儀。

明天孫林父找子駟談理想。

會讓子駟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

各國其余人沒上場,不是身份不匹配,就是國家實力不允許。

以晉軍為首的八國聯軍待在“鄶”地沒動彈對鄭國來說就是最大的好事。

子駟當然不會忘記沒有來“鄶”地跟晉國會師的宋國。

關鍵在於鄭國並非孤軍奮戰,不是還有楚國、蔡國和陳國嗎?

楚國的公子喜還駐軍在宋國的邊境。

宋國哪怕想對鄭國幹點什麽,能無視掉公子喜那邊以楚軍為主,不低於七萬的三國聯軍?

“寡君蜀地之行,絕非吾等之意。”孫林父一臉誠懇地看著呂武,復道:“請陰子定告予晉侯。”

站在晉國的立場,呂武很喜歡孫林父識時務的表現。

只不過換成是衛國人,未必就會喜歡孫林父了。

像是衛君衛衎,他想要幹的事情是取代晉國,碰上了這麽一個不配合的執政,心裏恐怕是恨死了。

另外一些有野心又看不懂衛國與晉國差距的衛國貴族,他們絕對也不會喜歡孫林父這麽一個碰上晉國就慫的慫逼。

那麽孫林父為什麽一遇到晉國就慫?

只因為孫林父十分清楚衛國與晉國的差距,明白衛國如果太折騰,不會落到什麽好下場。

衛國的情況就是那麽復雜。

孫林父覺得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

衛君衛衎是為了衛國的崛起而奮鬥。

其余衛國貴族各有立場。

不能從廣義上來分別他們到底誰對誰錯,出發點都是為了衛國好,幹的事情卻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呂武有些越線地問道:“執政可能支撐?”

孫林父倒也光棍,徑直答道:“晉‘卿’未能助力,恐難以維持。”

哦……

解氏太弱小。

解朔在眾“卿”中也沒有話語權。

孫林父在擔心能從晉國獲得多大的支持力度。

同樣在場的士魴就用詭異的目光看向呂武,心想:“陰武將衛國交給解朔,早就料到解氏無法支撐衛國了吧?”

那麽一想,士魴不得不懷疑呂武是早有預謀,想的是利用解氏來操控衛國。

孫林父估計也是那麽想的。

要不,孫林父何必每次見到呂武都那麽討好,甚至可以說謙卑。

呂武有那種想法嗎?

別提。

多少是有點。

呂武之所以沒有接管衛國的邦交處置權,只因為陰氏剛崛起,分到的邦交國有四個,其中一個還是齊國。

這就導致他不顧影響也要看陰氏的實際實力,思考胃口太大會不會把自己撐死。

隨後的一個月裏面,一些消息陸陸續續地傳過來。

其中包括中軍和上軍最終沒有入侵秦國,大軍從“涇陽”撤離,往“鄶”地這邊趕來的途中。

又有華元集結一個宋國“軍”真的進攻鄭國,討到一些好處發現楚國的公子喜有動作,不得不被迫撤軍。

其余的消息看似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是沒人能料到會出現什麽後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