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異縣太爺(第2/2頁)

這畢竟只是一場考試,葉行遠提醒自己。省試之中考策論,可不是要你在幻境之中好勇鬥狠,還是得參照聖人之言,悟當世之法,以智慧來解決問題。

只是就算是聖人在陳絕糧,也是一籌莫展,何況後世凡夫俗子?糧食從來不是問題,沒有糧食才是最大的問題。

對於大乾朝末期這種絕境,身為一個什麽資源都無法調動的知縣,真的沒有翻盤的機會。葉行遠搖頭嘆息,卻還是迎難而上,繼續向村子內部走去。

他遠遠的看見了鄒海,知道此人必是村中領袖,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說不定還是這次流民事件的牽頭者,無論如何也要與他一會。

即使不能阻止流民,至少也是讓自己心安。葉行遠平心靜氣,盡可能將自己從一種“救世”的情結之中擺脫出來,這大概又是天命陷阱的滋擾。

他所要做的,只是盡可能的緩解流民的危害,以某種方法來拖延危機,而不需要真正的解決。事實上定湖省成百上千的秀才考生,也不可能有人有完全解決此事的能力。

葉行遠不需要做到完美,他只要在這些人當中做得最好就夠了。

“草民鄒海參見老爺!”鄒海見葉行遠走近,不卑不亢,半跪於地,大禮參拜。他並無功名在身,平日就算是見到秀才舉人,也是要恭敬行禮,更何況是七品知縣當面。

“免禮!”葉行遠伸手一扶,摸到鄒海手上厚厚的繭子,心中一動。此人固然是武人,當地豪強,但也並非是什麽地主,終究是農人出身。

在這幻境的認知之中,葉行遠雖未見過鄒海,但也知道此人,聽到名字便與公文對上了號,便點頭道:“久聞鄒海之名,豪勇過人,惠及鄉裏,今日一見,果然是一位壯士。”

鄒海身長八尺,甚為魁梧,在一眾饑寒的村民之中,更顯得鶴立雞群。聽到葉行遠誇贊,鄒海忙道:“不敢,草民只是兩膀子有些力氣罷了,哪裏能當老爺之贊?”

鄒海心裏泛起了嘀咕,本縣知縣是個清高的讀書人,素來看不起鄉民,平日只在衙中,都不願出面見人。今日倒是客客氣氣,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難道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葉行遠也在仔細打量此人,縣中文書上早就說鄒海勾連諸鄉宿老,有不軌之心,再加今日所見,基本可以肯定他就是串聯流民遷徙的重要人物之一。

只可惜史書上也沒有這種小人物的記載,不知道是純屬杜撰,還是在確有此人,只是在後面的流民亂中身名俱滅。

如果能在這時候勸服他,會不會能夠讓平川縣流民之亂止息?縱然日後還會爆發,這樣的延擱,也足以讓葉行遠在策論之中得到不錯的成績。

不過若是如此,葉行遠的策論的方向,必然就是以聖人之道,教誨鄉裏,推己及人,以行平撫之事。這一論當然不能算是錯誤的答案,但是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並無什麽太好的效果。

沒了平川縣的鄒海,也會有其它縣的張海李海挑頭,這種方法完全是治標不治本。事實上西北地域廣大,也必有這種以聖人之言來勸人向善的地方官,但最終還是無法阻止這一場亂局。

葉行遠腦中有無數念頭閃過,突然心中一動,繞過了鄒海,將他身後的房門一推。砰然聲中,木門洞開,屋中一直屏氣斂息的一眾鄉親嚇得呆若木雞,沒想到縣太爺這麽快就發現了他們!

鄒海一愣,難道今日知縣是有備而來?他面色一沉,眼中剛現出殺機,就聽葉行遠輕笑一聲道:“諸位鄉親,你們是聚集在此處,商量遷徙之事麽?實不相瞞,本官早已知曉。”

這還了得?逃籍流亡,固然是法不責眾,但若是挑唆串聯,那可是殺頭的大罪,被縣太爺逮了個正著,當場已經有許多人嚇得腿都軟了,更有不少人也如鄒海一般,起了殺心。

葉行遠卻頓了頓道:“你們要走得好!既然平川縣養不活你們,這是我身為知縣的失職!你們若要走,我不攔!不但不攔,還要為你們開具路引,順暢前往各州縣就食!”

什麽?葉行遠這一番話說出來,眾人更是目瞪口呆,這位縣太爺不要頭上烏紗了?竟敢做這種大膽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