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幻境幻景(第2/2頁)

農民們也不是傻子,明知道今年已經差不多顆粒無收,又沒有賑濟,難道在鄉中等死?現在大家還能吃野菜樹皮,再過幾日,這些東西都要被吃得幹凈,難道真去吃土不成?

如今零星的逃荒已經開始,不出意外的話,一旦朝廷賑濟未能及時到位的消息傳出,三日內就必將爆發大規模的流民。

以平川縣為源頭,周邊諸縣一起呼應,最後浩浩蕩蕩,數萬流民過境,終於引發持續十幾年的大亂,天下為之傾覆。

師爺大急道:“那大人要盡快上書,求朝廷早些放糧,這若是流民出了縣境,那可就如出柙之虎,再也沒法制約。那時候不但是大人的前程沒了,只怕這大乾天下,都要震上一震!”

葉行遠再嘆息說道:“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豈不知?不過此時朝廷也是焦頭爛額,北方遼餉不停,南方有魔教作亂,東面又有海寇,顧之不暇。

江南膏腴之地,卻為藩王、世家、官紳等兼並土地,偷瞞財稅,以至於國庫空虛,哪裏顧得上這小小西北之地的亂民?”

大乾王朝也算是倒黴,這個時候雖然看上去還是龐然大物天朝上國,但哪裏都不平靜,北方為了壓制妖族,不得不陳兵百萬,每年的糧餉那是必不可少。

南方有所謂食菜事魔者,高舉義旗,在水陌之間縱橫來去,朝廷一時竟也鎮壓不得。東面海上有各種海寇小妖,劫掠船只,有時候甚至上岸掃蕩,大大影響了貿易的收入。

至於江南之地,本來富庶,卻因為朝廷分封諸王,又享國日久,各地世家聯姻,關系盤根錯節,哪個不是占了萬頃良田。

依照大乾朝的規矩,讀書人有功名者可豁免錢糧,於是江南沃野,需要交稅的竟然只是極少數,國家的財政愈發吃緊。

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庫稍有錢糧,也要先緊著別的地方,哪裏輪得上西北貧瘠之地。再說今上雖然不能說耽於享樂,但性子也有些奢靡鋪張,西北餓死幾個人算什麽,再有積余,也要先顧上朝廷體面。

因此盡管葉行遠已經上書,心裏卻也清楚,這朝廷賑濟短時間是不可能來的。而稍後不久,流民亂起,朝廷更是以此為借口,徹底斷了西北賑災,反而調動大軍鎮壓,大約也就是為了省下這麽一筆錢糧。

當時的朝中大佬,大約也就是覺得西北這些泥腿子翻不了天,卻沒想到十幾年下來,此起彼伏,大軍疲於奔命,終究沒法壓下這些饑腸轆轆的災民。最後反而讓他們成了氣候,徹底推翻了巍巍四百年之大乾朝。

這些葉行遠心裏都有數,但可惜就算他這時候對師爺說來,也只是對牛彈琴,就算上書朝廷,他這區區七品的身份,根本是人微言輕,毫無用處。

此次策論的重點,就是人在此位,如何盡可能的應付流民,這麽絕望的情境,倒是讓葉行遠暫時都束手無策。

記得流民亂起,西北不少地方官因為平日行事苛刻,甚至被饑民分而食之。有些膽子小的,就在衙中自縊,總之能得好結果的不多,葉行遠可不想落到這種結局。

他想了一想道:“賑濟未到,此事難平,但不過如何,吾輩既然在此一日,就要盡可能想辦法。師爺,我們去走訪鄉民,看看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麽。”

流民雖然是千千萬萬,但組成流民的,其實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在這大變前夕,他們心中是怎麽想的,最後又為什麽會發展成殺官造反?這個心路歷程,青史之上卻難有記載。

史上所說,不過是流民的群體行為。但老實巴交膽小懦弱的農民,何以會成敢扛起天命,行易鼎逐鹿之事?這中間必有緣故。

葉行遠並不知道平川縣的鄉民會如何,但別的路走不通,他總要試試多看多問,了解更多的情況之後,再去想這一篇策論該怎麽寫。

他身在幻境之中,卻不知不覺又起了悲天憫人之心。識海之中劍靈嗡嗡而響,光芒閃爍,若有實質,只是葉行遠自己卻暫時未曾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