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鍋(第5/6頁)

一推開餐廳門,濃郁的火鍋香味撲面而來,黃烈直接原地裂開。

廖初看著他新換的灰色高訂西裝,眼底翻滾著戲謔。

再讓你騷包。

白鶴歪頭看,“你不吃?”

黃烈咬牙點頭,“吃。”

然後一臉視死如歸地走了進去。

兩人要了骨湯和麻辣的鴛鴦鍋。

等上菜的空档,黃烈習慣性掃視四周,視線落到其中幾名食客臉上時,下意識“嗯”了聲。

白鶴:“怎麽了?”

黃烈笑著搖頭,“沒事兒。”

沒想到,這裏還藏龍臥虎的呢。

那邊果果正跟著宋大爺練習二胡。

經過幾天的磨練,她逐漸抓住要領,手下流淌出的二胡聲已經逐漸脫離了刺耳,只能說不太動聽。

宋大爺找了一首簡單的練習曲,讓小朋友跟著學。

中國傳統音樂中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果果認真跟了幾遍,雖然音不準,但節奏感慢慢就起來了。

宋大爺高興地喝了口小酒,對廖初道:“這孩子有天分,天生的節奏感!”

這世上做任何事都要講究天分,尤其是藝術類。

技巧可以後期磨練,但是對藝術的天生敏感性無法取代。

天賦平平的人通過苦練可能達到較高的水準,但真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絕對是既有天賦,又肯下功夫的。

廖初松了口氣,又給老頭兒上了一碟水煮花生,一杯桑葚酒,“都是您教的好。”

這話說完,他自己都愣了。

以前他絕對不會這樣殷勤。

好像自從把自己帶入孩子家長的角色,順便觀摩了育兒群之後,許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黃烈對著宋大爺遙遙舉杯示意,“您是宋觀潮老爺子吧?”

又看向對面的李老頭,“您是李青海李老爺子。”

倆老頭對視一眼,“你是?”

黃烈笑了笑,“我是個獵頭,以前曾看過二老的演出,那是真不錯。”

前些年國內受國際沖擊比較大,西洋樂器來勢洶洶,幾年之內打倒了好多民樂機構。

雖然後來形勢好轉,但已經倒了的樂團卻再也回不來了。

那個年代一直屹立不倒的民樂團也就那麽幾個,黃烈曾陪父親看過幾次,所以有印象。

兩個老頭難掩欣慰,“多謝。”

不容易啊,他們兩個玩兒民樂的老家夥,竟還能給人認出來。

“不知兩位老爺子現在在哪高就啊?”

此言一出,廖初和白鶴就齊刷刷看過來:

這家夥職業病又犯了……

宋大爺擺擺手,“都多大年紀了,還高就低就的,退休啦!”

黃烈道:“您謙虛,看二老這精神矍鑠,身體硬朗的,再在藝術前線奮鬥20年不是問題。我倒知道有幾所大學和樂團想要誠聘像二位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不知有沒有意向再戰江湖?”

白鶴:“……”

看吧,這就來了!

廖初:“……”

挖墻腳挖到我外甥女的音樂老師頭上了?

兩個老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笑了。

“不用啦,小夥子,這裏就挺好。”

宋老頭指了指滿眼懵懂的果果,“在這兒我也能育人呐。”

累了一輩子,也該歇歇了。

如今他們不缺錢,不圖名,只想吃點喝點,安度晚年。

至於教書育人,收學生也得看緣分呐。

他覺得自己晚年的緣分就是眼前這個小姑娘。

黃烈點點頭,也不死纏爛打,又看向吱吱。

吱吱手一抖,差點沒夾住鴨腸:“……我不懂音樂。”

黃烈挑了挑眉毛,“我知道你,你是那個打假的吱吱,對不對?”

吱吱低頭,看著面前一大摞空盤子,以及自己明顯鼓起的肚皮,陷入沉思:

我覺得現在是打臉的吱吱……

“據我所知,你現在的簽約平台在收入分成方面對主播們並不特別友好,而你的價值絕不僅限於此。有沒有興趣換一個東家?”

黃烈的聲音中充滿了明晃晃的誘惑。

吱吱盯著他瞅了老半天:你咋什麽都知道啊?

莫非這就是高級獵頭的專業素養?

“謝謝,但是不用了,我已經跟平台那邊協商過,等到明年畢業,合同結束之後,我就出來單幹。”吱吱說。

這幾年她的發展勢頭非常好,自帶的流量極其可觀,每年光廣告收入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跟平台合作很不理智。

等時機成熟,她就和幾個同行合作,一起開發一款新的APP。

對這個答案,黃烈並不意外。

近幾年,自媒體行業極其活躍,每個月甚至每一天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無數網絡紅人。

但這裏面大部分都是曇花一現,小部分賺取流量後也會選擇單幹,不過結局往往不怎麽好。

“小姑娘有闖勁兒,不錯,”黃烈點頭,“不過,組建團隊也是個技術活,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