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如何著手

“陳院士,你要怎麽在一個星期以內拿出一架可以滿足要求的飛機?這可不是兒戲啊!”會議結束,科研機構的代表帶著飛機研發制造方面的專家找到了陳新,向他關切的詢問著。

一旁飛機研發制造方面你的專家也是眉頭緊皺,因為以他幾十年的工作經驗,他也想不出陳新敢保證一個星期拿出解決方案的原因是什麽。

設計一架飛機的年限從來都是以年做單位,運9運輸機更是從1969年第一次立項,一直到2005年才正式亮相。

中間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運9的研發中斷,但飛機研發所需要的時間也可見一斑。

即便陳新只是在運9上做改良,這也不是一個星期能完成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陳新當然是胸有成竹,不過他也知道問題不是一架飛機就能夠解決的。

而且他們所說的一架飛機,並不指的是單純的一架,而是一個型號,或者說能夠讓當前現成的一批飛機在短時間內滿足要求飛起來的解決方案。

這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對於陳新來說,一個星期已經足夠。

“請放心,我在領導面前已經立了軍令狀,就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陳新沖眼前的兩位笑了一下,向他們解釋道:“運9是一款設計非常不錯的飛機,而且有著現成的樣板,在其基礎上我根本不需要大改。

只需要改進飛機的引擎和進氣涵道,讓飛機能夠勝任眼前的環境,就能夠滿足要求,完成這次任務了。

雖然說一個星期的時間確實緊了一點,但我還是有信心搞定這件事情的。”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陳院士你真的有把握嗎?”專家向陳新確認著,他還是很擔心陳新是不是真的能夠完成任務:“運9的設計我也算了解,要不我來給你幫忙吧!”

“謝謝您的好意,但您自己那邊應該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吧?請相信我,我既然敢做出保證立下軍令狀,就有足夠的把握完成任務。”陳新謝絕了專家的好意,有系統幫忙陳新有足夠的把握自己解決這件事情,當然不需要耽誤別人的時間來幫自己。

見陳新如此的信心十足,代表和專家也只好無奈的默認了他要獨立完成這件事的做法。

“說起來為什麽不用飛艇呢?齊柏林飛艇的話雖然速度有點慢,但在現在這種環境下應該還是能派上用場的吧?”陳新想起了一種古老的飛行工具,有些疑惑的向代表詢問道。

飛艇最早出現於19世紀,在當時來說雖然這確實是一種新式的飛行器,但卻並不怎麽成熟和實用。

直到1900年,漢斯的齊柏林伯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飛艇,這種飛行器才真正的成熟起來,並且開始大放異彩。

不僅用於民用,在那個還沒有飛機的年代,這種可以飛上天的大型飛行器在軍事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由此也催生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飛行器——興登堡號飛艇。

這艘長達803英尺的龐然大物有著無比驚人的體積,可以容納72名乘客在那個飛機還沒有能力飛躍大西洋的時代僅用兩天時間就能飛到大洋彼岸,用五天時間跑完全程,在當時那個跨越大西洋只能靠郵輪的時代可以說是無比驚人了。

當然,這麽大的飛艇其實荷載能力並不高,當時為了能夠保證飛艇的順利升空,飛艇上的一切都做了減重處理,也依舊運載能力不高。

盡管它有著堪比泰坦尼克的巨大體型,但最多的時候連同工作人員一起,它也沒有搭載過一百人。

而且隨著1937年興登堡號遭遇空難,以短短32秒的時間徹底燒毀也宣告了飛艇時代的沒落,自那以後人類再也沒有建造過大型飛艇,相關研究也是近些年才逐漸又重新興起。

不過飛艇雖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但在現在這種飛機派不上用場的環境下,它還是能夠起一些作用的。

然而代表卻搖了搖頭,頗有些無奈地說道:“飛艇確實可以派上用場,但是它們的性價比太低了,軟式飛艇造價相對低廉,但載荷不高,運幾個人或許沒問題,但想要運輸物資還是需要大型硬式飛艇。

可是大型硬式飛艇的造價……不說成本,造出來了以後運載能力和飛行速度都不行,還不如去造老式螺旋槳飛機呢!”

“這倒也是……”陳新摸了摸下巴,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

代表和專家見陳新心意已決,也無意再勸說,於是說了幾句有需要就開口的話之後,便告辭離去了。

之後不久,陳新所需要的運9設計資料便被人送了過來,而他需要的飛機則在渝市的一處戰備機場裏就有。

如果是在過去,運9的設計資料光是圖紙就能裝滿一架運9,但現在卻只需要一個硬盤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