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請陛下遷都(第5/6頁)

“好,好!”無論是程永宜亦或是那什麽莫將軍,對蕭諶而言這則喜報傳來,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能得到這樣的消息,蕭諶自然是大喜過望。

就是蕭寧的臉上同樣也露出了笑容,雖知道如這樣的勝利,並不如捷報所說的寥寥幾字一般的簡單,但他們贏了,守住了雍州,豫州。

來勢洶洶的西胡,這一回大敗而歸,有些事就可以操作起來了!

蕭寧想得更長遠,既然知道這邊境各國若是一太平便興兵進犯,豈有不挑動他們爭鬥,尤其讓他們不得安寧的道理。

好在,該準備的東西,蕭寧早就交到孔鴻的手裏,孔鴻初戰得勝而歸,幹得漂亮!

“捷報拿來。”縱然有人將捷報總結報來,蕭諶還是想親眼看看這一份捷報具體的內容,看著,更能叫人歡喜無比。

下頭的人不敢怠慢,連忙送上。

蕭諶接過反復地看,越看越是心喜不矣。

“好,好!”沒能忍住,蕭諶連連叫著好,這一戰打得相當漂亮,揚眉吐氣不說,也把一群人的歪心思全都滅得一幹二凈。

“陛下,接下來的事是不是也該商量商量?”姚聖知道蕭諶的歡喜,但這仗打完了,事情沒完。皇帝陛下再高興,也得商量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對,是該商量,得好好地商量,商量清楚了,才不負前線戰死的將士。你也看看。”蕭諶將捷報遞到蕭寧手中,就是想讓蕭寧好好地看看,再發表她的意見。

蕭寧亦不推辭,立刻上前接過,仔細看了上面的戰報,雖說西胡損失慘重,大昌的兵馬也同樣折損不少。

趁此大敗西胡的大好時會,自當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兵出西胡,已然奪下西胡十十城。

城得了,想守住不易,孔鴻在信中更是說明,若想守住所得城池,唯一的辦法是奪下那一處天險,一線關。

以天險為屏障,這才能確定將來不會城池再有反復。

蕭寧自明了,可既然是天險,想奪下城池又豈是容易的。

孔鴻將信送回來,這會兒想是已經出兵,就算他們想阻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蕭諶和蕭寧一樣,都是斷然不可能控制前線發生的一切。

既然將兵馬交到孔鴻手中,孔鴻自有他的思量,如何行事,他們也就不管。

蕭寧憂心的僅僅只是,這一仗打下來之後,他們的將士,可否有所折損。

“怎麽?”蕭寧看著思慮,並不作聲,蕭諶以為蕭寧怎麽了,詢問一聲。

“阿舅在前線,如今已然入冬,這一年將士們只怕回不來過年。”蕭寧並沒有說出實話,但她之所言,也是提醒所有人,事情可沒有那麽簡單。

蕭諶道:“啊,只怕他們都無法回來過年。就快過年了,冬衣,一應吃食,都要備好,安排得妥妥當當,如此,才對得起為我大昌出生入死的將士。”

這一點,大家的想法都一樣。

“城池奪下,想讓城池不再反復,天險重要,治下之人同樣也重要。兒的意思是,請擇一群可用之才,遠赴西域,安民為上。”蕭寧是想到這一層,馬上提議。

她也是打過仗的人,若是手裏人手不夠,想安民,有心無力。

蕭寧考慮的是,孔鴻帶的人不少,可攻下這麽多城池,總也是不夠用的。

攻下城池若是不打算再還給人,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想方設法守好城池。

以武力守之,總也有守不住的時候,若以籠絡人心,縱然城池被奪,再想奪回來,也總是要容易得多。

“好,此事你與吏部商量,天下人皆可舉薦之。”蕭諶頷首。

這一點自然是不能省了,人在外頭打仗,所謂的安定後方,並不僅僅指供應一應糧食和軍械罷了,還有各種各樣的人才。

“既得勝,當思直滅西胡。”水貨冒出這一句。

天下苦胡久矣,一再進犯邊城,以令天下人都深受其擾,既如此,今得勝之,當一鼓作氣。

鐵全附和地道:“臣附議。以令大軍開拔,長驅直入,滅西胡。”

對於異族,還是一個一再犯他們邊境的異族,豈有不滅之的道理。

從前敵強我弱,只能守之,如今我強敵弱,就該乘勝追擊。

軍事啊,蕭諶和蕭寧聞之都對視一眼。都說文人誤國,有些事並不是空穴來風。

今大昌軍隊得勝不假,並不代表大昌有能力滅西胡一國。

“刀兵一起,百姓多苦,將士浴血奮戰,多少傷亡。戰,是為不戰。我大昌以休養生息為重,若西胡不犯,可退兵。”明鑒持不同態度。一味打仗有什麽好,比起打仗,必須還是不戰更好。

當然,這一仗他們雖然是贏了,而且也得到了不少城池,輿圖得以擴張,這是重點嗎?

從來不是以此為目標的他們,所圖的也僅僅就是太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