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請陛下遷都(第3/6頁)

“還要多久左仆射他們可抵達豫州境內?”於此時,蕭諶大聲地問。

“若是晝夜兼程,明日該到了。但就算到了,也只是到了小部分的兵馬。”大隊兵馬不到,如何應付來勢洶洶的西胡,這原本就是一個極難的問題。

蕭寧沒有作聲,戰報傳到雍州,想是早就到孔鴻手裏了,此時的孔鴻會怎麽做?

“事至於此,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且等一等,等左仆射抵達豫州後如何應對。”戰死的將士,已成定局,再法更改,孔鴻的大軍已然趕往,不好的消息傳來,他們如何應對,應該相信孔鴻才是。

明鑒心下同樣著急,可是此時急是急不來的,除了等待孔鴻再傳來的消息外,再無他法。

只是這一夜,誰也睡不著。

蕭寧陪著蕭諶,同時也讓人盯著前線的消息。

偏在這個時候,竟然有人同蕭諶提議,遷都。

豫州告急,已失數城,難免人心慌亂,那是人心。

身為朝廷官員,不思安民,竟然想出這樣的餿主意,可曾想過在前線的將士,他們若是聽聞前線告急,而他們的陛下竟然害怕,早早遷都,他們是何感想?

蕭諶本就為前線戰事心急如焚,恨不得禦駕親征,可是這個時候他更清楚,得有人坐鎮後方。

孔鴻已然出去,他心裏比誰都知道蕭諶的著急,若是能有好消息傳來,必然不會讓蕭諶久等。

有人不畏生死的趕赴前線,有人還沒等兵臨城下,竟然想要逃之夭夭,提醒他們遷都。

蕭諶氣樂了,“你可知,寧箭將軍為掩護永和城的百姓撤退,率八百將士死守於永和城?”

此問落下,這消息如今已為天下人所知,在場的人誰又怎麽可能沒有聽說。

“八百將士對抗西胡30萬兵馬所致,他們從未後退過一步。如今兵未致,尚有無數的將士趕往邊境,只為守衛大昌,你我縱然幫不上忙也就罷了,竟然還說出逃之夭夭,遷都的話?你是想讓天下人知道,大昌的皇帝貪生怕死,棄百姓將士於不顧,不堪之極?”

不錯,蕭諶從前作為將士,縱然成了皇帝,他是寧可戰死沙場,也斷然不可能撤退。

不戰而退,自此為天下所恥笑?

他們自己貪生怕死,也想讓天下間的人跟他們一樣,如此也就無人會指責於他們了?

蕭諶臉上盡是冷意,看著提出遷都的人,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陛下,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雍州和豫州告急,若是此時不退,萬一......”被蕭諶罵了,他們卻說得十分良苦用心,一番作為都是為天下著想,為蕭諶這個皇帝著想。

“若有萬一,朕與雍州共存亡。臨陣脫逃,非朕所能為。你們如果想走,門開著,你們想往哪兒去就往哪兒去。想讓朕與你們一般,念自己的命,卻不思朝廷令將士禦敵於外,朕當讓將士們知道,他們在哪兒,朕就在哪兒。朕,絕不會棄他們而逃。”

蕭諶對於這麽一些聽不懂話的人,耐性消磨殆盡,終是沒有再忍下去,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他是永遠都不會逃的。

蕭寧於此時亦道:“兒願隨阿爹一道,若胡人欲南下,就從孩兒的屍體上踩過去。”

前線守不住,他們在這兒,也定然是要守住的。

任何人都休想用任何理由勸說他們於此時遷都,那是要逃!

危難時可見人心,蕭寧就是要讓天下的人知道,大昌朝只要在一日,就會守好邊境,自皇帝而始,他們都存了一顆必死的決心。

胡人若想南下,除非大昌皇帝死,否則絕無可能。

有些宣告,蕭諶和蕭寧都是一致的態度,必須要說出來,叫他們都知道。

誰也想不到蕭諶和蕭寧竟然如此不畏生死,再勸人的話,實在不好再脫口而出。

“臣願與陛下守衛大昌,不畏生死。”有了蕭寧出面回應蕭諶,其他人立刻一道表態。

不錯,朝廷上的臣子們都能如此一致表態,眾人齊心,想必這世上也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

如此一來,再無人敢提起所謂的遷都,否則當真是貪生怕死嗎?

有些話可以提起一次,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說得多了,便失了分寸,更叫天下人都不由地懷疑你究竟是何居心。

但胡人進犯,雍州內皆是嚴陣以待,朝廷上無人再敢提遷都一事,便都盯著前線的戰事。

好在,寧箭將軍死戰,為百姓贏得了撤退的時間,永和城的幾萬百姓得以安全撤到安全之地,而在其後不久,孔鴻大軍抵達豫州,繞後西胡,叫西胡首尾不得相接,以令被困於豫州的西胡10萬大軍,盡命喪於豫州。

西胡余下20萬大軍退出豫州境內,再以東而入,竟然是要斷豫州與雍州的相連。

可惜了,他們打得再好的主意,東胡原本在西胡勝利的消息傳來時,未償沒有心思想要發兵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