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姬氏為何爵(第6/6頁)

“此言差矣,某不以為然。”這種情況下,各持己見是常有的事。

“自來無嗣可過繼,這是自來大家都懂的事,祖宗們定下的規矩,豈由我們任意改變。若是大昌數代先帝在天有靈,想必他們更願過繼嗣子以傳之。”

你來我往啊,誰都想說服對方,可是他們都很清楚,想說服對方並不容易。

比如現在,這承嗣之說,一致都是同意過繼承嗣的,畢竟自古以來不是沒有人膝下無子,最後解決的辦法不就是這樣的嗎?過繼。

朝廷至此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認定了要按從前的規矩,就以過繼以承爵位;一派就是以明鑒他們為代表,甚是以為就該讓女子直接承嗣。

一個拿規矩說事,一個拿血脈說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事情想說服對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怎麽不容易,最終這樁事也是要定下的,只不知時間長短罷了。

比起想要這個結果,蕭諶更直接,你們吵你們的,他先讓人想好如何封姬氏之爵。

對啊,這都還沒有定下爵位呢,你們就吵著由誰來承繼。

行,你們吵你們的,他只要把最重要的一點定下,最後決定由誰來承爵,反正他大昌只表明態度,他們絕不虧待前朝忠義之帝。

這樣的皇帝啊,誰不為之早死而惋惜,尤其是死在亂臣賊子之手,實在叫人痛心。

額,不宜太過,若是過了,太假!蕭諶明了這一點,話是那麽個意思,讓別人說出口也是完全可以的,他就免了。

正是因為如此,蕭諶點到即止,其余的事,如何令群臣共同商議該給姬氏定下什麽樣的爵位,這就得討論起來。

旁人在討論是不是能讓清河郡主承爵一事,另一部分的又說起該以一個什麽樣的爵位才符合姬氏,明鑒在其中尤其顯得奇葩,他可是兩不誤。

無論是爭執起是否該由女子承爵一事,或是論起該給姬氏什麽樣的爵位合適,他都能插一嘴。

遊刃有余的在兩者間發表他的意見,罵人也罷,稱贊於人也好,樣樣都挺周全的。

這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萬萬想不到他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

明鑒對於一眾人驚訝的表情,根本不當回事。這不是什麽難事,用不著一副從未見過,大驚小怪的樣兒,顯得過於掉分!

最終,眾人一致討論,國公這個位子絕對是應該的。至於稱為什麽國公,蕭諶最終拍了板,是為敬國公。

敬之一字,夙夜警戒曰敬;令善典法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

眾人聞之,都無從反駁,也就定了這一個敬國公的爵位。

其實大昌建朝至此,國公這個位子還真是第一回 給,可以看出大昌朝對大興的敬重。

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怎麽能讓女子承爵呢?

這可是姬氏幾代皇帝用小命換來的!

這回,無人顧得上蕭寧,都開始就清河郡主能否承敬國公之爵位爭執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