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姬氏為何爵(第5/6頁)

姚聖和孔鴻都是相互對視了一眼,這才齊聲地道:“臣附議。”

水貨和鐵全,他們就算是想反對,這都占了五個人了,他們反對有用嗎?

最終也只能應一聲同意。

其實他們在讀的內容裏,注意得更多的是,蕭寧提出父在母喪服哀三年這一條,這是想讓女人的地位和男人一般。要知道《禮記》所記,父在母喪,只需守喪一年。

可是相比之下蕭寧提出的加薪一事,這是為天下官員一起加的薪,多少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上頭。

真正的切身之利,而且就是放在眼前的利,他們但凡想到這一點,心中豈能不歡喜,又怎麽會不樂意。

反正天下不決之事,最後都要過政事堂商議,表決,現在這幾位大部分都同意了,就不需要再多此一舉了,蕭寧所作的報告,所有的倡議,都一致得以通過。

隨後,再有一人進言,大興亡,姬氏數位皇帝慘死於佞臣之手,是不是該以追封,以令天下知大昌敬佩姬氏幾位不屈之帝?

話,說得是相當的有技術,敬佩啊,面對不屈不服,不為佞臣所威脅的人,當敬之,理所當然。

“是該以追封,只是數代先帝皆以年幼之身而死,後繼無人。”蕭諶說到這裏那叫一個惋惜,很是為找不到繼承的人而可惜。

“姬氏數帝皆無後不假,但還有清河郡主在。為兄妹,想是思姬氏後繼有人,再沒有比清河郡主更合適的人。”說了老半天,蕭諶又是一副很是樂意給姬氏追封的態度,可是太好了!接下來就得他們加一把勁,好把此事定下。

“以清河郡主襲姬氏之爵位?”一群高興很快就能加薪的人,終於意識到他們聽到了什麽,滿目都是不可置信,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

玩笑斷然是不曾的,就是不知道眾人以為此事可行或是不可行?

想到這一點的人,馬上掃過在場的人,想從他們驚訝的表情中看出他們最真實的想法。

“這,這以女子承爵,不妥。”半響後,有人幹巴巴地吐露這一句,卻是帶著試探,總覺得蕭寧一回來就鬧出這樣的事,不同尋常。

但是,蕭寧可是剛為他們爭取了大利,他們總不能剛得了好處,這轉頭對付起蕭寧,與她作對是吧?

故,這語氣中帶著不確定,也是想看看蕭寧是什麽樣的態度,她是認為此事可行亦或是不可行?

眼神都往蕭寧的身上瞟,意思都挺明確的,就是拿不準,正是因為拿不準,才等著蕭寧表態。

蕭寧早就得了蕭諶再三的叮囑,她再怎麽挑事都成,就是不能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先冒頭。

朝中百官肯定是想知道她有什麽想法,畢竟論位高權重,論得民心,蕭寧於朝中大臣中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擺在眼前的事,跟蕭寧硬碰硬不可取。

不能來硬的,那是可以迂回的啊。比如現在的蕭寧很明顯在這樁事上,就是得利的一方,她必須不會不想,可她不發話,倒是讓人不好戳破。

這種情況下,就很希望蕭寧能說話了。

可惜,他們聰明,蕭寧同樣不蠢,有些事她心下自是明了,完全不願意配合。

“有何不妥?姬氏子弟中,如今活著的不是亂臣之後,就是與大興先帝相隔甚遠的所謂兄弟,比起他們,自是清河郡主與先帝皆為同父更適合。”明鑒哪怕沒有早得了打招呼,一聽這話,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這就是投石問路。

也是啊,清河郡主歸於大昌多年,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從一開始或許就已然被人決定好了今天的這一出。

等待許久,既可兩相得益的事,何樂而不為?

“論親疏遠近,諸位難道寧可讓同宗之人撿了便宜,也不願意讓你的女兒,有你共同血脈的女兒承你的爵位?”這話也就明鑒百無禁.忌地問來,不帶一點含糊。

“中書令,此言差矣,自來就沒有女子承爵的規矩。”你跟我說親疏遠近,我同你說起規矩,尤其是這世上的諸多規矩,這都是前人定下的,你總不能想著全都把他丟了吧。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變則通,不變則死。誰家想絕嗣,就是大興的歷代先帝,他們創建大興時,所思所想都是江山能萬代流傳,得永掌天下。

“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做好,更是另一回事。誰能想到韓氏為後,為太後,最後竟然謀害於沖帝,以令將長成可掌天下的皇帝慘死?其後靈帝,哀帝,皆為佞臣所殺。致使這一脈斷絕,獨剩一個清河郡主。

“若是大興皇帝們在天有靈,若他們所知,若是讓他們選,想必他們也是願意讓清河郡主承姬氏之精神,得姬氏之爵位。”

明鑒感嘆於前朝皇帝們的慘死,同樣也覺得,這要是讓他們能選,他們肯定樂意清河郡主承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