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能說一不二(第6/7頁)

不難看出蕭寧若是這樣操作起來,究竟會有何種影響。

從前服徭役那是強制性的,不管百姓願意或是不願意,朝廷下發文書,人就得準備到。錢沒有不說,那過苦日子,完全能要人的命,多少人有去無回?

是以自古以來凡朝廷征徭役,無數百姓為之恐懼,為了不去,絞盡腦汁,費盡心思。

蕭寧不強人所難,且一切費用,日結。

秋渠正想提意見,結果這時候歐陽齊行來,大聲地叫喚一句,讓蕭寧和秋渠討論得正火熱,生生叫打斷了。

“歐陽先生。”蕭寧說得有些口幹了,喝了一口水,歐陽齊看著顯得分外激動的秋渠,雖然有些好奇這是出了什麽事讓人變成這樣,好在沒有要多問的意思。

“南宮寺卿與山民的郎君和小娘子抵達徐州刺史府,請公主殿下一見。”歐陽齊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說,蕭寧一拍腦門,“忙瘋了,本就知道今日他們一行抵達徐州,這一說話,忘得一幹二凈了。”

秋渠其實是很舍不得蕭寧這個時候走的,可是這有客遠來,還是助大昌度過危難之人,蕭寧不去,可是他們不懂得待客之道,因此對蕭寧道:“殿下先行,這些事不急於一時。”

蕭寧這主意好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百姓因利而動,可比朝廷從前一味的橫征暴斂要有用得多。

只不過這樣一來,支出可就大得多了。

“若是想想往日用的是糯米,如今用的是水泥,這其中的差價出入,支出再多都夠。”糯米啊,糧食都是有限的,縱然是朝廷,要足夠的糯米也得買。

現在換成了水泥,更是外售,這一進一出的區別,蕭寧那是專門算過這一筆賬,自知其中就算完全請人都綽綽有余。

秋渠未盡之言,蕭寧都說開說白了,秋渠豈會信不過蕭寧這賬算得。不太好意思地捉捉頭道:“臣明白了。殿下快回吧,臣會按殿下的意思,仔細這其中的圖可有更改之處。”

蕭寧面露笑容,“準備折子。若要推行此策,亦需朝廷下發文書。賬目方面,我派人給你送來,細節若有不解之處,亦可詢問玉毫。”

跟在蕭寧身邊最久,也最是清楚了賬本的人莫過於玉毫,蕭寧將事情交給他們兩個好好商量去。

“唯。”秋渠一想亦無不可,要知道在蕭寧身邊分工一向明細,蕭寧是舍得放權的人,一向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秋渠想起這些事一直都是玉毫做的,確實應該跟秋渠討論起細節。

蕭寧這就回徐州刺史府。

一別兩年,南宮致遠更顯得沉穩,若說兩年前的南宮致遠還有顯鋒芒畢露,如今卻甚是內斂。

在南宮致遠身邊的一男一女,蕭寧有過一面之緣,亦不曾忘懷,與他們二人招呼地道:“尹郎君,尹娘子。”

尹巖和尹依看到蕭寧亦是面帶笑容,本是要喚一聲小娘子,又想起蕭寧如今的身份,聽南宮致遠等人喚了公主殿下,亦跟著道:“公主殿下。”

蕭寧將尹依扶起,“你我就免了這虛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上座。”

待客之道,蕭寧從來都不缺的。

尹岸是從再見蕭寧開始,便已然在思考,一別不過兩年,蕭寧越發沉著內斂,亦更顯威嚴,相比之下,倒是襯得他比不上一個小娘子。

可是又想到父親曾說過的話,如蕭寧這樣的人物,百年難得一見,他們不需要跟蕭寧比,只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治理好他們的百姓,足以。

不與不同層次的人攀比才是聰明人的做法,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

尹岸受到的沖擊並不少,好在這些日子裏他也終於緩回來,邁過了處處要同蕭寧爭個高低的階段。

蕭寧哪怕出門了,早有吩咐人今日有貴客來臨,該備下的宴席都準備妥當,如今只要蕭寧一聲令下,自有人將東西送上來。

尹依拉著蕭寧笑容可掬地道:“公主殿下,不過兩年不見,公主殿下的威嚴更甚。”

“過獎了!”謙虛的話必須要說,尹依側過頭道:“若公主是男兒,我一定要嫁公主。”

哪怕她們的年紀相差有那麽幾歲,並不妨礙尹依對強者的向往。

蕭寧被嚇得輕咳了幾聲,很是慶幸她是女兒身。

“我尋的郎君,怕是沒有能比得上公主的地方。不過我阿爹說,只要他歡喜我就成,旁的都不重要。”尹依說起此,又想起了其他事,“公主可定下郎君了?”

額,現在是個人都要來關心她的終身大事了嗎?

“我不急。”蕭寧只能如此回答,她確實是不著急。著急的都是別人,那同她有個毛線關系?

尹依一聽眼睛都亮了,立刻拉了尹岸過來,“那你看我阿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