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穿越之一百五十六

上杉謙信的話當然不是認真的。

如果上杉家的家督如此兒戲, 他也不可能成為能與武田信玄相提並論的名將。只是在他看來, 織田信長和武田勝賴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是他想幫助的對象, 尤其是對於曾經出家過的上杉謙信來說, 做下焚燒佛寺這等惡行、又對一向宗的僧人又趕盡殺絕的趨勢的織田信長更能招致他的惡感。

只是時局並不能因他一人的意志而改變。就算上杉謙信確實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 他也不願意因為一時的情感偏頗而去將整個亂世攪成更深的一汪渾水。在獲知明智城的情報後, 他要做的就只有判斷出袖手旁觀與插手其中哪個對於現在已經混亂不堪的世界更有利一些。

武田勝賴欠缺的只有威信,這次攻打明智城正是出於彌補自己威信的目的——武田信玄跳過自己的親子勝賴, 而將家督之位傳給勝賴的兒子信勝,這情有可原,卻對武田勝賴本人來說是莫大的輕視。武田軍的軍心有真田幸隆支撐,而武田勝賴本身也很有才幹,相比之下,才剛剛拿下近江與越前、甚至越前還因為一揆而脫離掌控的織田家實在底氣不足。

但是織田信長實行的是兵農分離的政策, 武田家卻不是。如果兩方能這麽僵持下去, 織田信長損失不大,武田軍卻可能誤了春耕, 導致領地內的糧食減產。

到底要偏向其中哪一方

之前獨坐房中的時候,上杉謙信著實是認真考慮了一下雙方實力的高低。

長遠來看,北條和武田倒是仍舊保持同盟關系,但自三方原合戰後, 德川未能被武田信玄一鼓作氣消滅掉,以至於現在又重獲生機, 將之前被武田信玄奪走的領土重新拿回了一部分來。織田信長與德川的同盟仍未破裂, 因此兩方聯合, 將武田軍通往畿內的道路都封鎖住了——這一點看,稱為反武田的包圍網也不能算錯。只要武田勝賴沒能在真田幸隆死前擊垮織田,那麽接下來再戰,織田家就會占據上風。

而只看眼前的話,織田的綜合實力稍弱與武田。一旦明智城沒能抵抗住,讓武田軍長驅直入、直指岐阜的話,那織田家必敗無疑,武田能通過攻下美濃而打開前往京都的道路,成就武田信玄未實現的遺願。

這麽一看的話,果然還是……

要去幫織田信長啊。

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上杉謙信幾乎要覺得失望了。

當年足利義昭向他發出上洛的請求的時候,他已經意動,卻因為討伐北條的行動失敗、臼井城兩次均未能攻克致使上杉家在關東的勢力漸漸縮水,只能放棄了協助足利義昭上洛的想法。因此,在織田信長最終幫助足利義昭上洛成為將軍的時候,上杉謙信還曾短暫地松了一口氣——直到他看穿織田信長並沒有匡扶社稷的真心,“天下布武”的口號僅僅是為了這個男人的野心而扯出來的一面大旗。

連僧人都敢下手的人,還有什麽是不能做的呢

只是如果不在這種時候去遏制武田勝賴,等待武田勝賴把握了武田家的大權,原本就已經戰火連天的這個世道會因為武田的野心繼續沉溺於無邊混亂之中,與武田家素來爭鋒相對的上杉家,到時想要應對吞噬了織田家而實力大漲的武田也會十分艱難。如果支持織田,那麽好歹能為這個世道贏來短暫的喘息之機,在真田幸隆死前的一段時間裏,織田與武田都不得不維持著不相上下的架勢。

織田信長的實力漲的太快,根基不足是必然的結果,能到現在這種可以角逐天下的地步,大概已經是這個男人能做到的極限了。就算織田與武田的平衡最終被破壞,並且織田信長僥幸得占上風,那時候他上杉家也能給予織田家重重一擊。

上杉謙信原本並不相信天命。

織田信長身上的幾次巧合他都有所聽聞,但他一直都抱持著謹慎的觀望態度。直到這一刻他選擇了幫助織田,他才由衷地覺得,織田信長實在是個再幸運不過的男人——因為無論是從上杉家的未來還是從當前的大局看,他竟然都是非幫助織田信長不可!

這讓上杉謙信不由得有一種微妙的不安感。只是作為上杉家的家督,他大部分情況都是理智地去判斷事物,也就很快將這種預示到自己宿命的不詳感覺拋之腦後。

上杉謙信的糾結並不是五虎退能看出來的。雖然五虎退是付喪神,並且曾經陪伴上杉謙信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後世時本體“五虎退”也存放於上杉本家,但他到底還是一個誕生於世不久的存在。唯一能證明他曾歷經數百年歲月的不是他察言觀色的本領,而是澄澈明凈、難以動搖的內心。

因此,對於上杉謙信玩笑般的提議,他只是遲疑地歪了歪頭,比起雪也不弱半分的素白臉龐上綻開孩童般天真的笑容,不加懷疑地應道:“是!我、我會打敗景虎大人的!不僅是為了主公,也是……也是想讓景虎大人看到我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