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年華如逝水(第4/4頁)

因午間沒正經吃飯,天剛擦黑,年夜飯便吃起來了。廳堂裏支起大圓桌,桌下擺著火盆,四周點起新式油燈,暖和明亮。桌上南北大菜並集,山珍海味齊聚,中西美食合璧,新舊風格交融,錦繡薈萃,惹人垂涎。

當中兩個熱騰騰大銅火鍋,一個裏是油汪汪的紅燜羊肉,一個裏是清淩淩的酸湯老鴨。這邊一個紅燒魚翅,那邊一個清蒸鰻鯗,這邊一個紅燜大蝦、那邊一個爆炒蝦仁,這邊一個炸酥肉,那邊一個紅糟肉……蔥爆海參、糖醋鯉魚、四喜丸子、芙蓉雞片,這是兗州北派風味。珍珠丸子、梅子排骨、大湯黃魚、火腿春筍,這是越州江南特色。三鮮餃子、紅糖發糕、桂花芋泥,奶油蛋糕,甜鹹點心屬南北中西合璧,家釀花雕、舶來洋酒更是顯出新舊風格之交融。

陳阿公派人回話說就在另一戶村老家中吃了,林滿福夫婦堅決不肯留下同桌吃飯,只因推辭不過,裝了幾樣菜帶回家去吃。又特地交代少爺夫人們吃完不必管,明日清早他夫婦兩個來給主子們拜年,順便收拾即可。

這一頓年夜飯,吃得暢快無比。兄弟三人皆無父母在堂,不必管那些繁瑣規矩。又是暫駐他鄉做故鄉,祭祖上供之類也省了。林滿福想得周到,年貨中備下了香燭紙錢。然徐文約以長兄身份發話,倡導新風,大人孩子舉杯默祝一番,以示追念,便罷了。兩位女士都能喝幾杯低度酒,男士們更是酒量不淺。顏皞熙自認馬上要成年,磨了母親半晌,往桂花蜂蜜水裏兌進去半盞花雕酒,故意喝得頻頻咂舌,專饞自己妹妹。

酒過三巡,菜也回鍋熱了一回,眾人愈發隨性。兄妹倆合唱了幾首學堂裏教的新歌,鄭芳芷與黎映秋也不忸怩,朗誦了近期在同聲詩畫社沙龍裏寫的詩。徐文約模仿說書人口氣,講了一段從前辦報時聽來的市井趣聞,逗得大夥兒哈哈直笑。隨後安裕容站起身,來了一段《鎖麟囊》:

“這才是今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

“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

“種福得福如此報,愧我當初贈木桃……”

他唱這個有些從前功底,更兼眉修眼俊身段風流,惹得眾人喝彩不停。在座諸人無不是劫後余生,從前萍水相逢,而今情意深重,雖前途仍難揣測,回思過往,確乎當得起“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這一部新戲剛在申城公演不久,十分紅火,大人孩子多少都會哼幾句,一時齊聲應和,歡樂融融。

安裕容借著微醺之意,非要拉顏幼卿一同唱。顏幼卿不擅長此道,終究拗他不過,窘迫道:“我給你、給你配一段劍舞罷……”脫去外衣,隨手抽了屋角花架上梅瓶裏一支臘梅,跟著詞曲節奏舞將起來。舉動之間剛柔並濟,梅枝帶起勁風,梅花卻不驚一瓣。眾人皆知他一身好功夫,卻難得有此機會近處端詳。待見他收勢站定,推開撲過來的安裕容,臉紅氣不喘,便知只是羞澀而已。倒是另一個,分明有幾分醉了。

都是自家人,起哄的起哄,湊趣的湊趣。子時已過,鄭芳芷把兩個孩子趕去睡覺,拉著黎映秋去廚房,預備煮一鍋甜甜的湯圓給大夥兒醒酒。

聽見院門響動,顏幼卿忙出外探看,卻是村裏後生送了陳阿公回來。見主家都在,陳阿公便過來招呼。徐文約問起春會之事,陳阿公連連嘆氣。舞獅共計四人,為春會配合練習許久,一個主力受傷,緊急之間,實在沒有合適的人能替。只能天亮趕緊去別村看看,能否借到人手。

安裕容趴在顏幼卿背上,眼睛半眯,酒香隨著語聲噴灑:“去別村借什麽?我,還有阿卿,我們倆,舞一頭獅,保管贏個頭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