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七年(第3/4頁)

弘歷用過飯很快就要出門:“十三叔病了,這些日子我要忙的事多。”弘歷握了握富察氏的手:“只怕有時晚上都難回來過夜,在部裏或是前院書房就對付著吃住了。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有什麽事就去找額娘。”

富察氏應下來:“爺放心就是了。”然後又擔憂道:“聽聞怡親王叔這回病的厲害,可不要緊吧。”

弘歷眉頭緊鎖,半晌才道:“這病是十三叔多少年的舊病了,他只是不肯好生保養,這回一下子發出來,是有些兇險。”

看著富察氏也跟著滿臉擔心,弘歷又安慰道:“皇阿瑪這些年為了十三叔的腿病,已然尋遍了天下名醫,凡能治此病的大夫都在怡親王府了,再有一位副院判常駐怡親王府,想來是無礙的。”

富察氏知弘歷繁忙,也就不再多問,只多打點了些弘歷的衣物,交給小豆子,預備著弘歷要在部裏居住所用。

待送走了弘歷,跟著富察氏入宮的侍女就笑道:“熹妃娘娘送來的皮子,給主兒趕著做兩件大毛衣裳元宵節穿吧,這樣熹妃娘娘見了也高興。”

富察氏搖搖頭:“不必這樣。額娘的脾氣我盡知,不是在意虛禮的人。她既給了這皮子,就是盼著我能物盡所用。倒不如真就做了家常的用物,額娘見了還高興些呢。”

宮女答應著下去拿花樣子。

富察氏想起家裏父母在自己入宮前的擔心——他們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皇上的上一個兒媳婦,嫁給其長子的董鄂氏,也是出自名門,當時弘時看起來也是頗有世子之相,然後結局也是人盡皆知了。整個大清還沒有混的比他還慘的皇子,直接把自己親爹混沒了。

可如今,富察氏覺得過得很安穩。

年少結發夫妻,舉案齊眉自不必說,最難得的是,上頭兩位婆母都算是好相處。

皇後娘娘是嚴明守矩,只要你按著規矩敬重她,就一切好說。

而熹妃娘娘,富察氏一時倒不知該怎麽形容了。

從宮外所聽說的,以及所有下人口中的,這位熹妃娘娘都是好相處,性子和善沉靜的人。甚至她作為兒媳婦去給皇上磕頭的第一回 ,皇上都囑咐她,要多向婆母熹妃學著做人做事。

一言以蔽之,在宮裏絕大部分人眼中,熹妃娘娘似乎是那種最標準的妃子。

可在富察氏看來,熹妃娘娘恰恰是跟眾人都不同的妃子。

與四阿哥著意要寬慰她不同,熹妃娘娘這兩年似乎是真的不著急於她的身孕,甚至還說過讓她好生調養,等過兩年再有孩子也好的話。

待自己有了身孕,熹妃娘娘也只是讓她好生保養自己,說大人好了孩子才能好,叫她別本末倒置,甚至都沒提男女的事兒。

這樣的話,富察氏想過會從自己親娘口中聽到,但沒想過,會從自己婆母口中聽到。

就為了這個,她也覺得宮中日子並不難過。

——

雍正七年,正月十四。

宋嘉書這日奉召到養心殿的時候,還是有些詫異的。

自打過了年後,怡親王忽然病了,朝上治水之事卻正在緊要關頭。自打去歲起,治水就是怡親王帶著高斌、高其倬等人最用心的差事沒有之一。

各地水患永遠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如今過了年,怡親王卻病倒了。皇上一面擔憂怡親王,一面又不能扔下治水之事,便只命高斌先暫代怡親王之職。然論起官位和帝心,高斌照著怡親王實在差太遠,於是凡事都不敢自專,還得皇上拿主意。

俱宋嘉書所知,皇上近來忙的,所謂的睡覺都只是沾沾枕頭罷了。

見蘇培盛來宣,宋嘉書不免問道:“皇上竟有空見我?”

蘇培盛賠笑道:“四福晉年前診出喜脈,這才是大喜事,皇上自然記掛,哪怕朝事再忙,也要多跟熹妃娘娘說說話的。”

宋嘉書對蘇培盛的話持保留意見,換過衣裳便往養心殿去了。

這回一進後殿,皇上卻已經先在了,桌上甚至已經擺好了滿滿的酒菜。

宋嘉書行禮道:“是臣妾來晚了。”

皇上擺手:“坐吧。”

宋嘉書方落座,便聽皇上隨口問道:“皇後年後也病了,你常去鐘粹宮,可見了皇後無事吧?”

宋嘉書直到坐下之後,才看清皇上的面容,一時驚訝的忘記回答皇上的問題。

因著皇上近來忙碌,自打正月初一的宴席後,她也有十來日未見皇上了。

可就是這十來日的功夫,皇上居然老了許多。原本皇上鬢邊的星點白發,如今竟然成縷的交織在一起。與黑發減少相反的是,皇上的黑眼圈卻是加深了許多,連著眼睛都深深瞘下去,可謂是憔悴的無以復加。

皇上見宋嘉書不答,只是看自己,便蹙眉道:“熹妃?”

宋嘉書這才回神,然後起身鄭重福身道:“回皇上,皇後娘娘這兩日精神不錯,太醫只道娘娘是有些失於調養,年後染了風寒才病下的,如今風寒已去,只需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