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民國深閨成物理學家(第4/4頁)

明行被說得呆在原地,特別難過——這是一道炒雜碎被嘲笑了嗎?這是自己國家被嘲笑了…”

報童聽得氣急了,揪著自己耳朵說:“這些洋人真的那麽壞嗎?往別人的飯盒裏倒垃圾?”

“比這壞得要更多…“老伯嘆了口氣:“有的洋人因為對方不信基督教,就放火灼傷他人…”

“那豈不是硬要強迫學習他們的文化嗎?”

報童聲音懵懂,卻讓老伯有些意外地擡起眉眼,稱贊了句:“你倒是有幾分聰慧,不上學跑來賣報真的是可惜了…”

說完後,他又感嘆:“這篇文章是真不錯,這個名為水登月的作者還是有點實力的,遣詞造句均為上等,而且看得出來,他是真的有外出留學過,有感而發…咦?”老伯抹了下眼眶,再細細看末尾的筆名,“這人筆名不是水登月呀,小兒你莫不是記錯了?”

“怎麽可能不是?歷來新時代第一頁,都是水登月作者的小說。”

老伯翻了翻,睜著老花的迷糊雙眼,好不容易在這一頁找到些端倪,“欸,這竟然是第零頁,新時代這雜志竟然還弄這種花樣,還好我雖老,眼力卻是不老的哈哈哈…小兒,這篇的作者叫過江鯽…可別忘了。”

報童有點懵:竟然不是水登月的小說,那大家嘴上誇的,在看的,究竟是哪個作者呢?

於此同時,《新時代》的忠實讀者也在就著這第一章展開討論。

他們都是沖著水登月的名號買的雜志,一拿到手立刻如饑似渴地閱讀第一頁,甚至還有人看到一邊就拍著自己的大腿,怒斥了一聲:“該死!”

大家都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直到看到結尾,才發現這並不是水登月的小說。

“過江鯽,這是誰啊?沒聽說過…”

“是新作者嗎?我說句實話你們千萬別罵我,我怎麽感覺這個過江鯽,要寫得比水登月要好很多…”

的確,不知道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什麽情況——偏偏這期雜志,水登月的新小說寫的也是留學的故事,講述了一個赴東京的窮苦姑娘遇上德國的白馬王子的故事。

沒錯,主角原型就是黃澄澄和她一見鐘情的馮,這也是如果季明望看到,會想打死水登月的原因。

這個故事也是黃澄澄第一次沒有參考名著,而是出於私心地按照現代網文的套路寫的小說,按她的想法,這些狗血愛情故事能在現代火,那肯定會在民國時期引起更大的討論。

但她預估不到的是,她之前寫的小說之所以能火,一是很多文人能從裏面看出大國小家、社會矛盾等要素,覺得作者深藏不露,自覺捧高的;二是她沒有呈書的小說作為對比物…

這樣前後一夾頁,連著翻閱,就更顯得她的小說沒有營養且不真實了。

“水登月這個失了水準啊…”讀者蹙著眉把故事看完,連忙跟朋友吐槽:“女主在留學的船上被外國人誇美,甚至還有認識了三天的美國飛行員要她嫁給他…這可能嗎?”

“不可能吧,我們公司/醫院/學校那些洋人全員臉盲,都認不得每個人的模樣,更別說覺得姑娘好看了…”

幾人揪著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這個過江鯽是誰,她/他還會繼續連載小說嗎?沈明行後面會不會崛起?”

僅僅一個早上,這個名為過江鯽的作者就有了一小批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