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5/6頁)

雀枝滿是心疼地遞了茶來,“您這一夜沒睡,做針線也心不在焉的,瞧這指頭傷的。”

“這褂子是給皇上的,前兒皇上念叨想去南苑校射,這褂子正合穿。”佛拉娜搖搖頭,將手上石青褂子抖開,袖口上五爪龍騰雲駕霧,威勢不凡,銀鼠裏子薄薄一層,卻很保暖。

雀枝在旁笑道:“這褂子可真好看,小主做得用心,皇上定然喜歡。”

“皇上若是喜歡,也不枉費了我這幾日費的心思。”佛拉娜微微一嘆,將褂子整齊疊好放到炕梢,端著茶碗暖手,轉頭看向窗外:“天要亮了,我也睡不下了,再釅釅地沏一碗茶來,稍後替我梳妝,去向皇後請安吧。”

雀枝忙道:“這還早著呢。”

佛拉娜微微搖頭,“服侍皇後梳妝,乃是妾妃應盡之禮。……今兒前朝休沐,你說,皇上會不會與娜仁一起去坤寧宮?”

雀枝默然未語。

坤寧宮一早就熱鬧極了,皇後梳妝整齊,明紫繡並蒂牡丹的旗裝顏色鮮亮刺繡繁復,發髻間的大鳳釵鳳尾張揚,鳳口銜出的一顆大珠垂在皇後飽滿的額前,襯得她氣度愈發雍容。

娜仁也是第一次到坤寧宮西偏殿來,這西偏殿坐西朝東,房門開在南間,中堂與北間打通,一進西偏殿,先入目是正對房門的墻邊設立的香案,案上金光燦燦,正是重達幾十斤的純金打造鳳印,赤金蓋子上正為‘中宮皇後之寶’六字,不過這東西平日並不動用,皇後日常所用之印輕巧不過掌心大,這一方印僅代表中宮的尊貴身份。

鳳印兩邊分置《女四書》與厚厚的大部頭《宮規》,娜仁看見那玩意就腦袋疼,也不知道皇後每天看著是什麽心情。

墻上掛著的是長孫皇後賀諫圖,聽聞乃系皇後當日閨中親筆繪制,不算構圖精妙筆法自然,中規中矩,勝在寓意。

轉身向北去,越過一重懸著明黃紗幔的紫檀鏤雕三多九如落地罩,最引人矚目的便是盡北邊三層台階之上的紫檀嵌金鳳皇後寶座,鳳座背靠一架六面紫檀嵌金屏風,屏風六面分別是‘百子千孫’‘大雁雙飛’‘相祿壽喜’‘三星高照’‘舉案齊眉’‘龍鳳呈祥’,嵌金紋樣華麗不凡,栩栩如生。

墻上赫然懸著一方匾額,匾上錫金的四個大字“端賢淑敏”,乃系禦筆,鳳座左右有一對相對設立的琺瑯仙鶴,另有香幾、宮扇、香筒等物,處處布置華麗端方,彰顯中宮風範。

此時皇後便端坐於鳳座之上,鳳座下東西兩溜二十四張紫檀交椅,束腰高幾間隔開來,此時佛拉娜與張氏已尋位置落座。

昨日見過的昭妃、納喇氏與李氏正侯在殿外,本來娜仁也打算隨大流的,接過一個晃神就被康熙拉著進來了,康熙也後知後覺,二人對視兩眼,都有點尷尬。

皇後忙起身對康熙請安,蘭嬤嬤眼角余光瞄到娜仁行走自如姿態優雅的模樣,眼神略微復雜,眉心微皺,眉宇間的異色卻又迅速消散。

康熙微微一怔後,從容不迫地撣了撣衣袍,笑道:“倒是朕疏忽了。”

“沒什麽。”皇後抿唇一笑,向秋嬤嬤一揚臉,示意繼續流程。

請安奉茶後,皇後一一賞了,娜仁與昭妃的同樣多,納喇氏與李氏的同樣多。

娜仁得了兩只金釵一匹緞子,得益於這些年被太皇太後與太後養寬了的眼界,她並沒覺得這一份禮有多豐厚,昭妃也波瀾不驚地收下,行禮謝恩的規矩半分不差,多余的情緒一分沒有。

納喇氏與李氏比她們短兩支金釵,多一只手鐲,行禮謝恩見的規矩也不錯。

倒是張氏在旁看著頗為眼熱,皇後當日也賞了她一份,今日納喇氏與李氏便是比照她當日的例,然皇後賜予昭妃並娜仁的那兩支釵實在精美,讓人心喜。

康熙一來就站了皇後的寶座,說起去南苑校射的事情時候娜仁還在微微出神,想到昨夜康熙信誓旦旦地說:“阿姐於玄燁亦姐亦母,玄燁雖不能給阿姐一個孩子,卻能保阿姐一生平安,富貴無虞。”

思及此處,娜仁以袖掩唇不著痕跡地打了個哈欠,眉宇間流露出幾分疲色。

佛拉娜就在她身邊坐著,此時用手肘輕輕一碰她,皇後與康熙正說到校射可要攜後妃們去,娜仁剛回神,便聽康熙道:“帶你們也罷,只是怕你們在那邊無甚意趣,又嫌不如在宮中。”

“出去逛逛也好。”娜仁隨口搭茬,“也有好幾年沒去南苑了,不知是不是還是當年景象。”

康熙聞言,也略有些感慨,“當年汗阿瑪在世時,最喜歡的就是南苑風景了。”

皇後在旁笑道:“皇上不如就把我們姐妹都戴上,也讓我們見識見識。帶了這個不帶那個,厚此薄彼,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那就都過去吧。”康熙倒無甚意見,也沒多坐,只道:“朕還有半卷書沒看完,你們慢慢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