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0章 農家樂審美(第2/3頁)

其中,康熙時期1件,雍正時期4件,乾隆時期獨占5件。

這十件珍寶瓷器,無論是在瓷種、釉料上,還是工藝、器型上,均代表了華夏千年陶瓷藝術的巔峰水平,其藝術價值更是無法衡量。

在收藏界有一句流行語,“瓷器要玩清三代”。

那麽,什麽才是“清三代”瓷器?

實際上,這指的就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

清代是華夏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期間,較好地吸收了前幾個朝代領先精深的技藝。

康熙期間,逐漸將瓷都景市的禦窯廠康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其特點是,渾厚古拙、緊皮亮釉。

康熙禦窯瓷器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普遍古拙,胎體比較厚重,同樣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時期的器物要重些。

較大型作品采用分段成型整體組合的技法,修胎工藝精細,交接處不留痕跡。

康熙時期,禦窯瓷器形成了嚴謹精工的宮廷工藝風格,並呈現出精細華美的皇家風範,即具有朝氣蓬勃的神采和樸茂華滋的氣韻。

而到了雍正時期,其禦窯瓷器無論在仿古還是創新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確立了清代禦窯瓷器的制作方向,即獨特的皇家格調,純粹的皇家風範。

乾隆禦窯瓷器,則說秉承康熙、雍正禦窯的風範,繼續發揚光大,把皇家工藝美術發揮到了極致。

奇巧的造型,華麗的釉彩,以及豐富而多層次的裝飾風格,這種層次感是形成乾隆禦窯風格的關鍵因素。

不說別的,在藝術品市場上各個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還是清代瓷器,而且還屢創高價。

之前向南還沒有開始學習古陶瓷修復技藝,在京城的修復《千裏江山圖》的那段時間裏,他也沒有特意去參觀過故宮博物院的陶瓷展廳。

因此,到目前為止,他都還沒見到過這“十大珍寶瓷”。

也不知道這次專程過去,能不能看得到其中的一兩件?

要知道,博物館裏的文物,並不是固定陳列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更換一批。

這其中,除了讓前來參觀的遊客和文物愛好者,有機會看到更多的國寶文物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展出的文物,都要送回到文保中心去進行保養維護。

只有定期對這些文物進行精心地保養,它們的藝術生命才能夠更加長久,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它們的優雅與美麗。

車子行駛了半個多小時,就到了目的地。

錢昊良停好車之後,並沒有前往故宮博物院文保中心,而是帶著向南直奔故宮博物院文華殿。

文華殿,在明代是皇太子的東宮,清代時則是舉行經筵的地方。

如今,文華殿是故宮博物院瓷器館,專門用來展出瓷器國寶文物,供遊客們參觀與遊覽。

現在雖然不是節假日,但作為首都的京城,從來就不缺少遊客,故宮裏的遊人依舊很多,拿著手機自拍的、開直播的,隨處可見。

向南和錢昊良目標明確,從工作人員通道進入故宮之後,便一路直奔文華殿而去。

到了門口,錢昊良忽然停住了腳步,忽然回過頭問向南:“你猜我要帶你看哪件文物?”

“故宮館藏了那麽多古陶瓷,我哪猜得到?”

向南一臉無語,隨後看到錢昊良一副“你不猜我不讓你進”的模樣,便只好想了想,試探著說道,“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花鳥紋魚尾瓶?”

清康熙·青花花鳥紋魚尾瓶,是康熙年間唯一一件入選了“故宮十大珍寶瓷”的瓷器,它完美地復現了康熙青花獨有“翠毛藍”,創下歷代青花藝術之冠。

錢昊良搖了搖頭,笑道:“不是。”

“雍正年間的鬥彩摘枝花紋梅瓶?”

這件古瓷器,也是“故宮十大珍寶瓷”之一,它是歷史上首件突破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工藝的作品,歷史地位極高,釉料配方也是最復雜的。

“算了,不讓你猜了,再猜不著,估計你要發毛。”

錢昊良又搖了搖頭,一臉得意地笑了起來,“我帶你去看的這件文物,你肯定聽說過,不止你聽說過,連很多普通人都知道!”

向南一臉鄙夷,我聽說過的陶瓷文物多了去了,誰知道你說的是哪一件?

錢昊良看到向南一臉不信的模樣,便笑道:“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

向南一愣,下意識地問道:“你說什麽?”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俗稱的‘瓷母’。”

錢昊良又說了一遍,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你不會真沒聽說過吧?這都在電視上火爆了,已經成了文物‘網紅’!”

“‘瓷母’我當然知道。”